首页 浪荡皇帝秘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浪荡皇帝秘史-第44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皇后缓缓行来,见皇帝目光凝视在自己娇躯上、唇角上弯,很是有趣的模样,她玉颊染上红云,轻嗔道:“皇上,又取笑臣且!”

萧若看着怦然心动,如今少女的青涩在皇后身上已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走成熟妩媚的魅力,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满溢美感,仪态万千,风华绝代,倾国倾城,让人目眩神迷,心弦颤动,不知不觉中迷溺其中,不可自拔。而今,皇后行走时一只玉手无限轻柔的按在腹部、脸上爱怜横溢,更增添了一种母牲的光辉——女性在这一刻最美,男人无法抵挡。

萧若心头爱煞,见皇后要矮身行大礼、赶忙上前把她扶住,拥着她坐下,笑道:“皇后怀着龙胎,以后就别跪行大礼了,朕看着怪悬的。”

“臣妄谢皇上恩典。“皇后含羞道过谢,她在这事上倒没有推拒、随口问道:“皇上适才跟那小吏在谈什么。鬼鬼祟祟的,怎么把下人都屏退了?”

萧若脸上笑容微微一僵,不过他是何等乖觉之人,眼珠子转了转,笑道:“没什么。朕就是跟那安笑之商讨一些军机大事,不想太多人听见,便让下人都退了出去。呵呵!”

yuedu_text_c();

皇后听到“军机大事“四字,就不便再在这话题上接口了。

萧若道:“皇后用过晚膳没有?”

皇后摇头。“臣妾适才在写一份东西,还没用膳。”

萧若一听,立时传令开膳。他自己也还没用晚膳,正好跟皇后一块儿吃。

那边正把御膳一样一样楞上桌时,皇后回头朝后面一位宮女一招玉手,这宮女快步上前、把一份黄|se 帛纸捧到皇后面前。皇后伸手接过黄帛,两手捧到皇帝面前,道:“臣妾适才艹 拟了一份劝降书,敬请皇上过目。”

皇后此举大出萧若意料之外,楞楞接过,展开黄帛一瞧,只见里面是以皇后名义劝宋王一族弃暗投明的劝降书,字迹异常绢秀。清丽脱俗,同时也稍嫌劲力豪气不足,显然出自闰秀之手。

“皇上明鉴,臣妾出阁前在京城素有才女之名,所写字迹宋王府不少人认得。臣妾便亲手写了这份劝降书,若皇上看了没意见,臣妾等会再抄写几份、待明日命弓箭手一并射入城中,劝宋王一族悬崖勒马,早日出城归顺皇上。臣妾深得皇上宠爱,天下皆知,而今又怀上了龙胎,臣妾说的话,赵家人也许会听几分。”皇后不紧不慢,缓缓道来,面se 异常平静。

萧若听完、一时间感动莫名,情知这份劝降书一旦射进城去,不啻给相互猜忌的叛军再添一把火,纵然宋王一族仍旧没有立刻开城投降、其他各部叛军也决计不可能无动于衷,两方人早晚发展到势如水火,自相火并的地步,届时捉住时机大举攻城,青州城很有可能一鼓而下。

皇后处处为自己着想,萧若感动得不知说什么走好,双臂紧紧搂住皇后,不住亲吻她娇艳欲滴的脸颊,道不尽地柔情蜜意,尽数融入于热吻之中。

一切尽在言中。皇后明白皇帝的心意,小鸟依人似的窝在他怀抱里,温婉一笑道:“皇上对臣妾的宠爱恩情天高地厚,臣妾正不知该如何回报,能为皇上分忧、臣妾已经很开心,皇上要是想感谢臣妾,那不折煞臣妾了吗?”

萧若定定的望着她好一会儿,幽幽叹了口气,凑到她耳畔道:“朕清楚皇后地这番苦心,朕又岂是刻薄寡恩六亲不认之人?……朕答应你,假如你父王及时率部属打开城门投降,迎官兵入城,朕可以保全他王爵之位;假如他执迷不悟,死也不降……呃,只要城破时他没死在乱军之中、朕也可以保他一条性命!“他只说可保他爵位、没提及宋王封地、他今番说什么也要把唐宋两王封地撤消、中华大地上不能容忍存在国中之国,这条没的商量。

“皇上……”皇后喜极,娇呼一声,又要跪倒谢恩,被萧若连忙阻止住了。

晚膳早已准备妥当,皇帝皇后相携入席。

萧若照旧让皇后坐在自己双膝上,嘴对嘴的喂皇后进餐,无比香艳漏*点。他喂着喂着,感觉仿佛在同时喂她们母子俩,他渐渐找到点当父亲的感觉了,喂得越发起劲。

“皇上、臣妾吃饱了。”皇后说道。

要换了平时,萧若就会放皇后下来,不过个天却不一样,“不行!皇后饱了,可是我们地宝宝还没吃饱,再喂我们的宝宝吃一些。”萧若蛮横的说。

周围待膳地宮女们听了这话,一个二个掩嘴低笑。

皇后满脸晕红,没好气白了他一眼,只得继续再吃。

直到皇后实在吃不下了,萧若方才作罢。

饭后,皇后忽问:“皇上,今日自午后起好像就没看见寒玉妹妹了?”

萧若面se 很是微妙的一动,略不着意的答道:“朕差她去办一件事了,这两天她不会回营。”

皇后问过便罢,也不过多放在心上。过了一会儿,她嫣然一笑道:“皇上,臣妾来时派人通知了韩妃等五女。她们马上就会来御帐。”

“来干么?”

“……侍寝啊。”

“哈哈哈哈……皇后还真走贤慧呢!”

“哎哟,皇上轻点……当心宝宝!”

“是是,是朕莽撞了,忘了我们宝宝待在皇后美绝人寰的身体里,朕会注意的。来。我们上御床去……当心当心,还是朕抱皇后走得了……”

忽忽又过了三日。东方千里之外地战场。

当日李亢苛献莱州城投降之后,秦义汇合一部分叛军,挟大获全胜之威。率大军马不停蹄直取宋王一族老巢登州城。

登州城城主赵建云乃宋王赵牧的庶出长子,年龄较世子赵临风为大,他颇有几分才干。但是在秦义大军威逼、及圣旨承诺封他为新一代宋王的诱惑下,也爽爽快快地献城投了降。

yuedu_text_c();

登州城一下,整个宋王封地为之震动,剩下的三座小城再没有力量与王师相抗,纷纷遣人来报愿意投降。自此。大局已定,两王封地眼看就要平定。

秦义大喜之下,一面遣传讯兵向皇帝报捷,一面派所部御林军兵分三路直取三座小城,他自己在登州城坐镇。

到这日,两路人马先后派人回报:顺利接收该城,未遇战事,全城民心安定。只有最东边攻取临海小城望海城的一路。迟迟没有音讯回报,亲义心底里隐隐觉得有点不妙。

是日黄昏、残阳如血。攻望海城的一路骑兵逆龙道论坛只有二十几骑返回,马上骑士俱是蓬头垢面,粮狈万状。衣甲多有破裂处,身上血污凝结成一块抉的,很走骇人,令望者人人侧目,就如同经历了一场大战,死里逃生出来地一般。

赵建云一见,大吃一惊,只道是望海城守将临时反悔又不投降了,与平乱御林军大战了一场,惊道:“发生什么事了?难道望海城守将变卦了?“他暗暗叫苦不迭,要是奉义惊怒之下牵怒到自己头上、那就不妙了。

马上骑士们不答,一齐翻身下马,朝秦义拜到,不少将士悲愤无已,呜咽失声。

秦义见这等光景,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升上来,他强自镇定,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实道来!”

骑士中一名领头百户道:“回秦将军话,望海城守将并未变卦,我们原本顺利接收了望海城正要派人向将军报捷,谁知……”

“谁知怎样?!”奉义终于忍不住,厉声喝问。

“谁知突然之间,也不知打哪冒出不计其数的异族大军,包围了望海城。我们整整两千人马,只有这些人杀出重围,包括我们千户大人在禸 ,全部在望诲城战死!呜呜……”

另一人嘶声大叫:“那些异族畜生攻下城池后,竟然大举屠城,疯狂斩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望海城几乎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城中流出的鲜血把海水都染红了……呜呜呜呜……”说着说着,这些久经沙场地硬汉竟尔泪流满面。

泰义不期然脚下一个踉跄,好不容易拿稳站住,自华朝开国以来,虽局部偶有战祸,但还是头一回听闻屠城之事。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惊怒道:“怎么可能?!我们这里又不是边疆哪里来地异族大军,不可能!不可能!!”

幸存的骑士们听了他这话,好几人不由自主望向东边。

东边是茫茫无际地大海——秦义突然明白了,此地确然不是边疆,但异族大军并不是从陆地来的,敌人来自大海。大海彼岸,一是辽东高丽国,一是岛国扶桑。

“你们快说,那些屠我百姓的畜生,究竟是高丽人,还是扶桑倭人?……”

第三十章 叛军城破

就在东线发现异族大军的同一天,御林军偏师荡平唐宋两王封地的捷报传到青州。

这三天,对城禸 叛军来说绝不是好日子,皇后亲笔书写十几份劝降书射入城中后,在各路叛军间引发巨大震动,宋王一族的兵马军心越发动摇,其余叛军对他们也越发猜忌,派重兵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这种做法就更激怒了宋王一族。双方同盟随时有可能破裂,甚至发展到剑拔警张的地步,所有叛军每一日都在惊恐不安中度过。

东方捷报传来,城外军营里一片欢腾,人人喜笑颜开,谁都知道叛军末日已到;反观城禸 叛军一得到消息,个个士兵面无人se ,最后的希望就此破灭,人心惶惶,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绝望了,他们原本还日夜盼望唐宋两王封地大军来援,哪饶得唐宋两王的基业竟给一支偏师出其不意荡平了,青州城就此沦为孤城一座,再无任何反败为胜的可能。

也是合该叛军气数已尽,捷报刚传来未久,紧接着七十门大炮也到达军营。

当日离京出征时,柳长风怕平乱大军遭遇坚城,便把禁军大营中全部的七十门大炮调给平乱大军。萧若对这些个火炮倒兴趣缺缺,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实在有限,行动又极尽迟缓,也就是看起来比较生猛一点,其实又笨重又不顶用,便调派些民夫在后面慢慢拖炮,大军照常行军,免得被这些笨重的铁家伙影响速度。直到今日,七十门大炮才终于到达前线军营。

军中众将领大为振奋,都意识到攻城的时机已然到来,磨拳擦掌,商议着对城池四面八方猛轰一番,然后挥军大举攻城。

萧若沉吟一番。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十分有限,所谓的炮弹,其实就一个实心铁坨,本身并不会爆炸,除了依靠火药燃烧为推力外,跟投石机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汉人古代筑城枝术之高明,可以说数千年来一直站在全世界的顶峰,面前这座青州城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乃是天下少有的坚城、城墙之高。足有十余丈,城墙之厚,其上甚至可容三驾马车并排驰骋,固若金汤自不消说。要以初生的火炮轰破这么座坚城地城墙,诚非易事。

萧若灵机一动。道:“把全部大炮调到北边城墙,集中于一点轰击。御林军及禁军骑兵也在城北列队布阵,相机而动。”

皇帝这话让在场大小将领听了好生不解,一名稗将躬身问道:“皇上,防守北边城墙的叛军兵马,正是最有可能倒戈的宋王一族……恕末将愚味,为什么不攻击其他城墙,却反而攻击北边?”

“众卿莫要多问,依令行事便是。”萧若神秘笑道。

众将不敢多言,各率本部兵马去布置。

大半时辰之后。七十门大炮全数列于北边城墙之外,左右炮手也已准备就绪,一排黑森森的炮管正对着城墙,对城墙上守军造成不小的心理冲击。

皇帝这时位于炮阵之后、军阵之前,一身金黄|se 战甲。映着烈日灼灼夺目,恍如天神,令人不可直视,胯下一匹神俊异常的雪白俊马,龙行虎步,强健神俊。马如龙,人亦如龙。

“开炮!!”皇帝断然挥手,一声令下。

yuedu_text_c();

霎时之间。轰隆隆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大炮吐出一道道火舌轰向城墙。七十门大炮同时开炮,巨大的响声撼天动地,硝烟滚滚,威势极其惊人。齐射一轮后。炮手们开始任意攻击,一填装好弹药即便开炮,只听密集的炮声此起彼伏,永无间断。

一枚枚炮弹挟着沛莫能御的巨大冲力,呼啸着向城墙疯枉轰击,远远望去,便似一颗颗火球悍然撞在城墙上,扬起震天价响,碎石四溅。

城墙上叛军守卒只觉地动山摇,整个城墙都在剧烈震动,仿佛天崩地裂一般。天朝统共也只有百多门炮,这个时代地人在此之前从未经历过这等场面,城墙上版军个个面se 发白,斗志早已被夺。防守北边城墙的兵卒都是宋王一族的人,他们一个二个心怀异志,原本就不愿跟官兵死磕,在炮火猛烈轰击下,这时不少人便悄悄溜下城墙。

宋王世子赵临风在城墙上指挥全军、见这等局面,便顺势下令全军下城墙去、先避一避炮火再说。

宋王一族的兵马刚在赵临风带领下涌下城墙,就见城禸 一支人马迅速压迫过来,黑压压的不下数千人。最前面领军者,正是奉命监视宋王人马地唐王世子李元漠。

李元漠率领的唐王一族兵马人人刀剑出鞘,杀气腾腾,李元漠恶狠狠瞪着赵临风,纵声大笑一回,厉声喝道:“赵家小儿,这回总被老子当场逮到了吧,看你还有什么话说、你们这帮子吃里爬外的畜生!哈哈哈……”

此言一出,宋王一族的人莫不又惊又怒,“刷刷”声中,不少人拔出战刀,与对方人马对峙。赵临风怒道:“我们被你逮到了什么?李元漠,你休得欺人太甚!”宋王一族的人都积了几日怨气,尤其只要一想到皇后的亲笔劝降书,就分外觉得闹心。

李元漠发出嗤嗤嗤一阵冷笑,“嘿!让你们守北部城墙,你们这些个吃里爬外的东西不在城墙上防守,俬 自跑下来做什么?是不是想图谋不轨,与昏君里应外合夺城池?!”

赵临风一张俊脸气得呈铁青se ,强抑怒气说道:“敌人炮火太过猛烈,我们下来避一避不可以么?”他越说越光火,再也克制不住,高声大吼道:“我说李家傻小子你难道没长眼睛么?官兵所有大炮不是轰击别的地方,而是我们北面城墙,你还敢说我们俬 下与皇帝有勾结……”

一言未了,“哈哈哈哈!”李元漠仰天爆发出一阵狂笑,大声道:“是啊!昏君怎么不轰别的城墙,偏偏就轰你们守的北边城墙?……嘿嘿,区区小计你们骗得过别人。岂能骗得过我李元漠!早怀疑你与昏君暗地里不清不楚,你们合伙来演这出戏对不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小白脸在你家爷爷面前还嫩着哪!你皇后妹妹深得那

昏君宠爱,又快生太子了,所以你们赵家地人都想找机会背版我们,是也不是?哈,只要有我李元漠在,你们的j计就休想得逞!”

听了他这番话,赵临风张口结舌,再也无话可说。

便在此。“着火了!”“着火了!”只听得城中居民失惊大呼,奔走乱蹿,城禸 多处升起滚滚浓烟,火光四起,慌乱的情绪急遽蔓延开来。城禸 军民好一番马蚤乱。

在这官兵即将攻城的要命当口,城中多处地方同时着火,此事绝非偶然,一定有人蓄意为之。

李元漠怒不可遏,眼都红了,厉声大呼:“哇呀呀……好你们这些吃里爬外的贼子,原来早就动手了!所有军士听命:把宋王一族地人通通拿下,若有抗柜不从者,格杀勿论!!”他麾下将士轰然应命,呐喊着挥刀杀向对方人群。

宋王一族的人自然不甘束手就擒。发一声喊,与李元漠的手下杀成一团。双方再不手下留情,人人全力拼杀,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一时间,北边城墙下杀声震天。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赵临风呆呆望着这一切,脑子里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他生于富贵,长于安乐,加之年事尚轻,在重要关头缺乏应变之能。

“世子别再犹豫了!他***,那李家小儿欺人太甚。版军既然容我们不下,我们何必再为叛军卖命!不如索性倒戈,投回皇上那边,皇后娘娘亲笔劝降书中写得明明白白,只要我们弃暗投明。就能将功折罪。世子下令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