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38老盐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盐税从来都是国家和中央税收,但自辛亥革命以来,各地纷纷截留,基本不送交中央。所以才有后来袁世凯用盐税做抵押借款的故事。在袁世凯看来,既然中央反正都是收不到款子,还不如抵押出去换取外国借款。只要洋人同意,就不怕各省的官僚不肯,毕竟大多数官员,无论革命党也好,立宪派也好,保守派等,都对洋人退避三舍,若抵押出去,只能乖乖认命交款。

徐天宝又问道:“范先生,你不是说已经生产出了精盐,而且厂房也在盖了,怎么我到这里一看,还是一片盐碱地呢?”

范旭东苦笑道:“我不光做精盐,还主张改革盐制,废除盐引,这让很多盐商恨得我牙根痒痒。要不是看在我各个范源濂在京官,这久大盐场里还有您的股份,早就给打上门来了。现在呢,他们危险工人不许来我们厂上工,不许为我们盖房。所以,厂房迟迟没有动工~!”

徐天宝叹了一口气,“范先生这是何苦呢?我早就请先生来我们东北主持盐务,将来不光是做精盐,我们还要做三酸一碱,还有许许多多化工项目等着你们这些科学家去完成呢!范先生把时间花在和那些顽固的守旧派周旋之中,不觉得可惜吗?”

范旭东低下头,没有说话

一旁他的助手侯德榜说道:“徐巡阅,其实旭东已经后悔了,只是您给了壹佰万元入股,他碍于面子,没拿出成果,不好意思开口啊!”

“嗨~~死要面子活受罪!”徐天宝一把拦住范旭东的肩膀,说道:“东北辽宁也有几百里海疆,哪儿的海水不能晒盐?走,过几天跟我回东北去~~~用地不要钱,用人不要钱,用盐不要钱,总之什么都不要钱~~只要你们能在化工工业中撑起一片属于咱们中国人的天!”

“旭东!难道巡阅使盛意拳拳,你就别在固执了!”王小徐也劝道

“惭愧啊惭愧!”范旭东终于点头了,“我们收拾一下,带上些实验设备就跟巡阅使回东北!”

徐天宝看了看那些简陋的仪器设备,摇了摇头,说道:“统统不要了,我给你们买最新最好的德国货、英国货、美国货!到了东北,每人先发一套小洋楼,月薪不少于100元,你们只要带上家人一起来就成。”

说走就走谈何容易,范旭东、吴蕴初他们的家人还都住在塘沽附近的镇上,于是由范旭东带队,浩浩荡荡一行人离了盐厂就往镇上来。走了一盏茶的功夫之后,他们看到一片晒盐场地,就像棋格一样相连着。

“咦,那是个什么东西在蠕动呢?”徐天宝指了指远处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许是只狗吧,我们这儿不会有狼的。”范旭东说

“不对,是个人!”药元福取出随身的望远镜看了看

众人大吃一惊,赶紧跑过去,看清了,不由得吃了一吓——那真是个人,一个老人,身体的上半下半就像折断的弓重叠。无情的盐工的苦难岁月,犹如沉重的巨石压弯了老人的腰。

范旭东走近,看到老人脸皮像干树皮,手指如干树枝,白发白胡须就像白花花盐碱地,不由眼角涌出泪花。老人艰难地扭过身体,满腹疑惑的望着徐天宝和范旭东,嘴唇动了动,但是没发出声音,似是在问,你们是谁?来这儿做啥?

“老大爷,我们走累了,讨碗水,行吗?”徐天宝问道

弯腰老人挪动身体,一屁股坐到海滩上,又用手一指地上一把破泥壶。药元福过去抢起泥壶,想要递给徐天宝,可马上犯难了。那泥壶的确是脏,黑泥巴挂在壶嘴上,黑手指印印在壶把上,没有碗,只能嘴对嘴地喝。

徐天宝嘿嘿一笑,举起泥壶嘴对嘴,咕咚咕咚就是两大口。

弯腰老人笑了,没头没脑地说了句:“俺一看就知你是一个读书人嘛!”

徐天宝问道:“老人家,你是被雇来晒滩的吗?”

“是啊。俺是山东来的。正月十五上滩,春晒120天,秋晒60天,快满滩了。又要没活儿干了。”老人答道

范旭东问道:“你的主人有几付盐滩啊?”

“不多。俺的主人是哥五个分家分到了两付五工滩。”老人答道

徐天宝诧异道:“五工滩?什么叫五工滩?”

范旭东抢着回答说:“用五个长工,就叫五工滩啊。”

徐天宝接着问,“两付五工滩,每年能产盐多少?”

弯腰老人闷头计算一下说:“五千多包大盐吧。”大盐就是粗盐,是做精盐的原料

弯腰老人再不想说话,拿过泥壶贪婪地嘬了几口,直嘬得腮帮一鼓一鼓的,然后嘴头朝手心一蹭,哼唱着“头等灶户当灶首,甘为盐官当走狗;末等灶户卖盐滩,新债老债还是还不完”去忙活计了。

徐天宝和范旭东等人继续沿着海滩走,弯腰老人的身影久久地离不开众人的脑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