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军嫂有空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0章 还需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宋老头和宋老太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也不糊涂,很多事情还看得分明呢,崇世华以前是成分不好,但是看人成分的那些人已经不在了,这成分不好的事情也就过去了,以后还是要看身份要看本事,这崇世华以前算是虎落平阳,现在老虎要归山中了,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攀得到关系的了,所以赶紧趁着人家没走的时候,拉拉关系也好啊。

崇世华脸上多了很多皱纹,头发也白了很多,但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精神头儿还不错,来的时候还给带来了几把青菜,据说是他自己种的,以前是偷偷摸摸种,现在倒是不怕被人知道了。

宋老头拉着崇世华一起喝酒,身份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竟然也能够说到一块儿去。

宋慕雯看着年三十晚上一家热热闹闹的,还有桌子上的鸡鸭鱼肉,心中就觉得满足,这样满堂生辉合家团圆的景象,不就是大家一致所追求的么?

能够请崇老先生来吃顿饭,宋慕雯也算是完成了一个愿望了,年三十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吃着冷饭,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实在是凄凉。

这个时候过年确实是放鞭炮的,只是放的不多,不像后世那样噼里啪啦又长又响,而是一小截,放一下就短短几秒钟,响完了就完了,放太长的鞭炮太贵了,买不起。

崇世华以前是不喝这么烈的酒的,但是现在人高兴,所以也不管农家的腊酒是不是浑的,是不是不够清香甘冽,熟络起来之后就毫不客气的推杯置盏起来。

这一年的年夜,是十分热烈的,十分欢快地,笑声传的老远,一次又一次深入寂静的夜,蒋毅潭深沉冰冷的夜se 搅乱了。

交流高考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等到崇世华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几的时候了。

不过崇世华不是教育学家,而是古代文学的学者,对于语文还是有些见解的,说要他辅导功课,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因为他根本不了解高考的题型设置之类的。

77年,全国人民都对新年充满了希望,虽然英明伟大的毛*主&席去世了,但是伟大的dang还在,相信他们会领着大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事实上是,北京还在继续开会,一场又一场会议,很多事情要讨论,很多事情需要拿主意,可是因为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大家所期待的美好的变革并没有到来,只是j□j翻案越来越多了,而知青返城的热潮也越来越热烈了,许多在乡下呆不住的知青都想方设法想回去,还有的是家里想方设法把他们捞回去,不管怎么样,知青是越来越少了,那群热血青年,在农村打磨了好些年之后,变得成熟和沧桑,不再是那年轻懵懂又冲劲十足的小青年了,这个时候大家看多了风风雨雨,见识了许多人和人心的问题,在不知不觉间就成熟起来,就放弃了无比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踏踏实实地想要过日子起来。

二月间的时候,果然提出了“两个凡是”,收音机和人民日报上都说了,虽然毛8主&席去世了,可是他的光芒依旧照耀着我们,领导着我们前进!

所以许多决策依然被沿用,虽然有人提出让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但是被华*国*锋主席拒绝了,j□j等到七月份的时候才出山,估计是有些事情已经不在当时主席的控制中了,才不得不将邓&小&平放出来收拾烂摊子。

这一等就是大半年,宋家兄弟几个都在等着高考,越等越心急,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也都说要参加,他们年纪都没有超过二十岁,也算是有斗志的年纪,受了宋慕雯和家里人日日夜夜念叨的影响,觉得读书还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有机会考大学的时候,都不想放弃。

宋家读书蔚然成风,宋家家主宋老头儿颇为欣慰,他们家不是书香世家,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如果能够考出两个大学生来,那也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儿。

在宋老头儿等人眼里,考上大学,就跟古代中举差不多了,宋慕雯默默汗,古代人家考秀才三年才考一次,而且一次才录取几百个人,不过是一个大学一次的招生而已,人家考大学可比自己这个时代考大学难多咯。

有些聪明的也看出一些端倪了,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书看,宋慕雯所在的厂里就有,还是年纪挺大的,都快三十的人了,也在看书,据说一直想读大学呢!人家还找宋慕雯借书看,看了之后就恨不得不还了。

人家缠着问哪里来的,宋慕雯只能够说是以前被奶奶收起来了,说是要做手纸,结果忘了,后来才被翻出来。

宋慕雯也很想给这些人印一份啊,空间里可以说有个印刷厂,印个几百本上千本不在话下,可是她不能,这是她的秘密。

不过宋慕雯同意给人家抄一遍,抄完了还她就行,那个人感激不已,捧着书就回去抄了,不是一本书,而是几本书,一字不落的抄写下来,也要花不少的功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