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国功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章 问鼎 (九 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杀过河去,活捉吃软饭的柴绍!”石家军的士卒才不管对方如何感受,怎么痛快怎么重复。

失去后继支援的李家子弟登时士气大落,被石家军和陌刀队接连砍翻了数十人,剩下的迅速后撤,桥上的通过浮桥,桥下的徒步涉水,互相推挤着向后撤去。

发觉势头不妙,临危受命的段志达立刻冲到了河道中央,站在一匹坐骑的背上大声鼓舞士气。“不要慌,不要慌,伏兵没几个人,大将军杀散敌军后就会回来接应咱们!”

“伏兵没几个人,大将军杀散敌军后就会回来接应咱们!”李家军的底层军官们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扯开嗓子,将段志达的话一遍遍重复。仿佛南岸杀来的伏兵真是一群乌合之众,轻易就可以被柴绍驱散般。

“弓箭手,射住阵脚,射住阵脚!”喧嚣声稍微一停,段志达的另外一道军令又传遍的众人耳朵。

正泡在水里茫然失措的弓箭手闻令,调高角度,在自家兄弟和尾随追下河来的敌军交界处下了一波箭雨。弩手们也尽最大可能寻找目标,通过人群缝隙,将几个冲得太靠前的敌将一一射杀。

误伤在所难免,但毕竟令敌军推进的步伐为之一顿。趁着石瓒调整战术,调动朴刀手上前列阵的间隙,段志达将一道道命令及时下传。凭借麾下训练有素的底层军官,他终于将阵脚稳定在和河道南半段。隔着一条血河,与站在河水齐膝处的敌军遥遥对峙。

北岸,几伙朴刀手在石云的带领下,试图通过浮桥进行突破。被李家军的弓箭手和弩手重点照顾,丢下数十具尸体后,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一方装备不如人的事实。石家军的少量弓箭手试图报复,却每每引来对面更沉重的打击。愤怒之下,石瓒再度联系伍天锡,希望陌刀手混在河道中的大队人马里发挥威力,却发现陌刀手们根本不敢下河。铠甲太重了,万一他们在水中跌倒,连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南岸喊杀声如雷,柴家军已经受到了前后夹击。可就是因为脚下这条该死的濡水,这锅饭又做夹生了。无计可施的石瓒暴跳如雷,躲在盾牌后,恶毒的咒骂滚滚而出。什么吃软饭的小白脸,什么倒插门的老婆奴,只要能发泄怒气,怎么难听怎么骂。石家军士卒都是粗人,焉肯缀了主将威风,扯开嗓子,将石瓒的污言秽语齐声重复。

血战先是变成了弓箭互袭,转眼又变成了骂战。气得段志达两眼冒火,恨不得立刻重新发起进攻,将石瓒那张冒着黑烟的臭嘴用泥巴堵上。可在南岸的局势未明朗之前,他绝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小心翼翼地等待,等待自家大将军带兵杀回来,同时也不给两支敌军汇合的机会。

等待的时间是如此的难熬,以至于他总以为头上的太阳已经停止了移动。河风渐渐变得冷了,明亮的天空渐渐涌起了乌云。乌云起处,隆隆地雷声夹着号角和战鼓,轰隆,呜呜,咚咚咚咚。敲得人心底发颤,骨头发痒。

“段将军!”期待的呼喊声终于从背后传来,却显得非常疲惫。段志达冲空回头,看见陈良诚骑在一匹被血染黑的战马上,背后插着两支流箭,“柴大将军有令,退回河岸与他汇合,放火烧桥!”

心里突地一沉,段志达咬着牙下令,“路踵明组织桥上人手后撤,毁桥。张显组织弓箭手护住阵脚。其他将士,跟随鼓点,一步步后撤!”

这回,亲兵们不敢再大声叫喊,而是采用约好的号角。“呜呜,呜呜,呜呜!”“咚咚咚咚咚咚”,伴着短促而低沉的角鼓声,桥上和桥下的李家军开始缓缓后退。先慢,逐渐加速,然后呼啦一下,全部退回了岸上。

弓箭手和弩手立刻奋起余勇,将箭馕中的羽箭迅速射光。趁着敌军举着盾牌互相掩护的时候,他们猛然扭头,撒腿就往岸上逃。

“追!”石瓒大声命令。“程将军得手了!”

“活捉小白脸!”弟们轰然响应,举着兵器,淌过红se 的河水。水流不急,但深度已经到了石瓒的嘴唇处,很多人都不得踮起脚尖,以免被河水呛死。个别倒霉蛋滑倒,落水狗般在袍泽面前扑腾。临近的弟兄不得不腾出手来帮忙,令队伍的推进速度更加缓慢。

等足够发起一波冲击的人登上了南岸泥滩,浮桥早已被段志达派人点着了。很多沿着桥面杀过来的石家士卒不得不又沿着原路退了回去。乱哄哄又忙活了好半天,石瓒终于在濡水河南岸的泥滩上将队伍整理好,抬眼再看,段志达的兵马已经退到了二里之外。

远方,程名振的帅旗和柴绍的帅旗搅在一起,令旁观者一时分不清到底是谁战了上风。骑兵们往来冲杀,骑着战马的是李家军,骑着骡子、叫驴和黄牛的是洺州营和石家军的士卒。更远的地方,还有一支骑兵在往来冲刺,所过之处,李家军旗帜纷纷倒地。

不光是这支骑兵,原野尽头,还有几队步卒,列阵缓缓而前。从战旗颜se 上看,他们应该也是洺州营的一部分,训练有素,压得李家军步卒不断避让。除了这些之外,更远处,还有一支队伍在迅速靠近。人数看不清楚,队列不算齐整,头顶高举着的,却是洺州军战旗。

“天啊,洒豆成兵!要不洺州营哪来的这么多人?”一名石家军将领伸长脖子,低声惊呼。他记得程名振只带了五千多人去迂回包抄柴绍,而眼前战场上,双方参战人数肯定超过了四万!

“加把劲儿,活捉小白脸!”石瓒才不管程名振会不会洒豆成兵的法术呢,举起刀,大声宣告胜利即将到来。不用再看了,他相信此战已经毫无悬念。连他都弄不清楚程名振到底弄来了多少援军,柴绍估计更紧张。腹背受敌外加敌方援军不断,傻瓜才敢继续纠缠下去。

果然如他所料,一波波,源源不断出现的援军,将柴绍等人的信心彻底压垮。先是骑兵发生了混乱,有人纵马向远方奔逃。然后是步卒,低级军官。互相携裹着,被人赶鸭子般向东撵。段志达带领兵马及时接应上去,却无法稳住自家阵脚。、随着石家军从背后冲来,段志达的将旗也开始动摇,倒地。几十名亲卫护着他和柴绍两个,策动战马狼狈逃走。

“别放跑了柴绍!”石瓒大喜,带领百十名亲卫,斜刺冲向柴绍,试图阻对方后撤的道路。可惜他身上的铠甲都被河水浸泡透了,此刻比铁疙瘩还沉,没等他跑到预定位置,柴绍等人已经呼啸着从眼前冲了过去。

“别放跑了柴绍,别放跑柴绍!”王二毛带领一群骑兵呼啸而过,缀着柴绍等人后背紧追不舍。只可惜,他们的战马好像也累脱了力,居然被对方抛得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最后只看到一溜烟尘。

酒徒注:看到有读者提出的分路过河的疑问了。酒徒的理解是,古代战斗之所以都集中兵力,动辄几万人搅在一起会战,而轻易不搞什么分兵迂回,最主要问题是没有电话和无线电,各部难以配合的缘故。并且在隋唐时代的武将当中,这一阶段的柴绍在能力上跟程名振、石瓒也是半斤对八两,都使不出太高深的计谋。当然,只是一家言,供大伙参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