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谋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八五章 调回京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先一点,义母出宮,行动自由,没必要事事向朝廷禀告。而且吴王造反之事暂无实据,听闻安州治理有方,人口倍增,多些兵马也无可厚非。”武媚又转头看向李治,动情说道:“义母最是重情义,许是听到了风言风语,想去查看一番,即便是吴王有反心,义母也会极力劝说,平息波澜。”

“昭仪所言有理。”李治点点头,走之前袁紫烟也是这么跟自己说的,要在外面打探下民情,但是长孙无忌的面子也不好驳,劝说道:“舅父拳拳之心令朕感动,但义母一介女流,为汉室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本不该在背后如此提防。”

“臣懂了。”长孙无忌不甘心的点点头,眼前这两口子一唱一和,刀枪不入,即便是眼下说服李治做出些什么举动,难说武媚不会吹枕边风,还是白费。

“不过,为平息朝中猜忌,同时也让陛下尽享手足情谊,臣建议将吴王调离安州,来京城任职。”长孙无忌说道:“这样,不仅可以瓦解吴王安州的兵力,而且恩威并施,吴王也可以为朝廷效力。”

“如此甚好!”李治立刻点头同意,哥哥们死的死,分的分,以前攀爬的大树还在,但是却不见昔日人影,十分孤独。

而且李治也想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吴王李恪受父皇李世民打压,多年抑郁不得志,而如果自己提拔他的话,必定是感恩戴德,誓死效命。

“依舅舅之见,当给三哥何职务为好?”

“先帝在世,最尚武力,所以皇子莫不习武防身健体,且太子先前属于管制,读书不多,。吴王文武双全,可加封太子太师。”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其实是想把李恪控制在东宮之中,等于是在他的管辖范围之禸 。

“舅舅考虑十分周到,还是等几日再下诏吧。”李治最终拍板。

等长孙无忌离开之后,武媚步伐沉重的来到李治跟前,费力的跪了下来:“请陛下恕罪。”

“昭仪有孕在身,快快请起!”李治连忙说道。

“武媚插手朝政,令陛下与长孙大人发生争执,便是重罪。”

“呵呵,原来是为此。昭仪可是怪朕偏袒舅舅,不顾你的脸面?”

“宝莱岂是如此小气之人,只是挂念义母,情急之下与长孙大人争执,让陛下为难 ,此时心中十分懊悔。”武媚说着垂下泪来:“长孙大人忠心一片,可是义母又何尝不是忠君为国,无非是女儿身遭人嘲讽议论罢了。宝莱虽然思念义母,但从不忍前去催促其回宮,难得义母能有闲暇时光,宝莱喜不自胜。诚心而论,义母为大唐所做,多如繁星,数之不尽,但每日却是清淡小菜,素se 衣衫,除了那颗用来照明的夜明珠,宝莱实在不知义母还有何名贵珠宝。都说义母有俬 心,她要这大唐江山又有何用?若真如此,当初便该嫁给先帝,帝后同朝,掌控大权。”

武媚一口气说道,李治叹了口气,连忙将她搀扶起来,重重叹了口气:“舅舅实在是太过谨慎。”

“谨慎到但凡对其不利的人都要赶尽杀绝吗?适才长孙大人指责武媚与义母勾结,此时想想仍觉不寒而栗,求陛下恩准,等生下孩儿,便让武媚离宮吧,清苦度日好过战战兢兢。”

武媚说着失声哭了起来,李治那是心疼万分,连忙将其揽在怀中安慰个不停,好半天武媚才止住泪水,但却因情绪波动太大,动了胎气,御医吩咐必须卧床静养七日,否则高月份早产,母子都会有危险。

宮中少不了一通忙乱,李治只要有时间便去开导时常流泪的武媚,一再向她保证,绝对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对于舅舅长孙无忌的做法,李治也早有不满。近年来,弹劾长孙无忌的奏折多如雪片,正所谓树大招风,难免会有些过失被放大化,李治顾念其为三朝老臣,又是自己的亲舅父,所以一直不理不睬。

可是眼下,李治也感觉到长孙无忌确实变了,性格难以捉摸,而且手下门生极多,各行各业几乎都有长孙无忌的人。

上次长孙无忌过寿,并非是五年小寿,十年大寿,而且长孙无忌做事较为低调并未对外宣布。那日李治心血来潮,唯恐舅舅觉得冷清,于是亲自前去祝寿,要给舅舅一个大大的惊喜。

然而府门外的场景让李治大吃一惊,不请自来的祝寿之人竟然在门前排起了长龙,手里都提着各种各样的礼物。长孙无忌自己不见客,但是他的儿子们却在门口笑吟吟的招待,而且礼物全部都收下了。

而得知皇帝都来了,前来祝寿的人更多了,由于长孙无忌并没有设宴,不少商贩便挑着担子在门口叫卖,生意火爆,据说一天的生意要赶上一年的收入。

李治自此惊了心,以前父皇在世之时,舅舅十分低调,可是如今排场大,眼皮高,胆子更是不小,守着皇帝就要处置正二品昭仪,那可是九嫔之首的武媚啊,如何让人不警惕?(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