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拉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火车开过去了,护送小哥仨一路的几个路警,也疲惫的在尾车敞棚板下抻着懒腰,哈哈撑圆大嘴巴,盯瞅着白眼儿黑花脸儿、呲白牙儿小鬼似的小哥仨。心说:瞅这仨傻小子的德行,准是刚刚跳下这列火车的小山东棒子,瞅那绗扦针线抿裆裤的,那是准准的。吉德瞅出路警的心思,打趣逗壳子的,双手抱拳作了三个揖。路警警长模样的人,举枪对吉德瞄了瞄,吓得吉盛忙躲到吉增身后。那个路警警长然后收枪,也哈哈地朝小哥仨拱拱爪儿。

火车吐着浓浓黑烟,喷着白雾,腾龙一般,打弯儿地开进弯道

“呜、呜、呜!”

汽笛惊醒了小哥仨三双睁大的眼睛,“二烧,二烧!”一条擦抹得黢黑的手巾在雾腾中挥舞着,小哥仨向那绽开的黑脸膛奔跑着,叫泪水打湿的花脸颊上点缀了一层煤渣儿,“大叔……”

轰隆隆,嘎嚓嘎嚓……

小哥仨兜在烟雾中,望着火车甩下的两道铁轨,心里酸酸的,木偶似的凝眸着无尽的感激。

小哥仨沉闷地离开了铁道线,盲目的走着。

吉盛心悸未消,战兢兢的埋怨吉增,不该往下拽他。吉增一肚子的委屈,“好心当成驴肝肺了,不拽你,你敢跳啊?车子进了站里,你咋整?”吉盛还嘴硬的不让理,拍拍打打的赌气,“咋整,就知道咋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俺……”吉德打公平的说:“老三,不是哥说你,抓猴儿要命的事儿,胆再小也得豁出去,犹犹豫豫的,到时候你就抓瞎了?老二,你心急吃热豆腐。好心也得悠着来,冷不丁的,也不吱会一声,吓人道怪的,太粗蛮了?行了,别呛呛了?”吉盛说:“大哥,你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嘛!清官是那么好当的吗,得一碗水端平了?”吉增努兜个嘴,狠狠地剜了吉盛一眼。

小哥仨找个背旮旯子,先打个站。吉增觉得身上渣拉巴沙的,就解开裤腰带,通体的抖抖,围两脚周围掉下两小圈儿黑煤灰渣子,提上裤子,脱下上夹褂,两手撑开铺煽抖落几个,一地的灰渣儿,又抠抠耳朵眼儿,灰煤渣子都快塞满了。吉德和吉盛看吉增这样儿,也一一效法。吉德抖落着衣褂说:“咱得先找个地场洗洗,这埋咕汰的,够得上灰土驴了。然后呢,找个小吃铺,正装的添饱肚子。再后,找个客栈睡个囫囵觉,馇咕馇咕打这往下咋个走法。”吉盛忙不迭的褪下裤子蹲在一边,吭哧吭哧上了,“憋死俺了!”嗯嗯得都带颤音儿,风趣地说:“这憋的,狗都不乐意了,耽误它们好几顿美餐?”又憋了好半天,随着很大的“吭哧”声坠着长长的哈喇子,吉盛才鬯(chang)快嘘出一口长气,脸红脖子粗地说:“这粑粑屎,赶驴马滥那啥玩意儿了,木头橛子直往起顶俺?啊呵,舒服极了!”吉增捂着鼻子憋着气,绕圈跑着,“真他娘的臭!啥叫臭气熏天,这就叫臭气熏天!”吉增说着说着,也感觉肚子一阵阵顶着疼,“大哥,你也一就手吧!这都憋好几天了,以毒攻毒,臭对臭!”吉德苦笑地说:“山东杂烩,一勺烩!哈哈,三个臭屎匠,熏死卖臭豆腐的。”

小哥仨拉着黄金柱,闻着黄金臭,作着黄金梦,想着黄金塔。

“你们几个臭小子啊,花脸豹似的,蹲着干啥呢?哎呀我的妈亲呀,咋这么臭啊,烂肚子了啦?”

两个巡察的巡警,纳闷的查问,一瞅是拉屎的小叫花子,自认霉气的捏着鼻子跑开了,还回头骂咧咧的,“妈拉巴子的,这辈子就没闻过这么臭的味?”

小哥仨倒完肠子,肚子舒服了,在一家遭掌柜白眼儿又非常简陋的澡堂子里洗个澡。吉盛瞅着清水的池子里,水面上漂了一层黑沫沫,对吉德和吉增自我讥笑地说:“这赶褪猪皮了,整整扒了一层。”

小哥仨出了澡堂子,一身轻松的觅见个叫“大块肉”的小酒馆,啥价不价的,对不对胃口的,倒空的肠子空捞捞的。三斤筋饼,一盘炒土豆丝,一盘肉丝炒豆芽,一盘尖椒干豆腐丝,一盘豆角丝。

“没有?”

跑堂的伙计,拿叉开的食指、中指,向上推一下大蒜头鼻子,冷嘲的哼声,“玛雅人用长历,五千二百一十六年一轮回。西洋人用西洋历(公历),有开原年,没轮回,只要脚下站的土球球不崩苞米花,亚当、夏娃不断根,一直扯下去,扯到哪算哪。周朝人用周历,冬至就数咱农历的大年了。咱这噶达用黄历,也叫隂 历,六十年一甲子,回轮一次。王八折饼子,周而复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咱庄户人家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下这往后功劲,白露下雾不是霜,秋分风吹地皮干;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不出手,小雪大雪冰上走;冬至不算年,小寒大寒又一年了。这都啥节气了,西靡谷(植物)不用水焯蘸酱,都成烧火秆儿了,还豆角丝呢?豆角丝儿,早变粪喂狗了?豆角秧,都烧火变小灰,垫猪圈了?甜唏嘘的黄县人,不懂节气,就知省鞋底儿磨脚丫子,抠!拿咱这噶达,当你们那呢?瞅你们点的菜,这丝,那丝儿的,吃过冷咝咝这道菜没?抱膀、嘴得瑟、直打牙崩鼓、拘背、弯腿骨、直剁脚、se 熊样儿,大头不涮小头涮,抠不抠啊?都像你们这样抠门,咱开饭馆的都得喝西北风去呗?出门在外,该造就得造,亏谁也别亏了肚子?肚子是自个儿的,给谁省啊?说不准,这会儿老婆都是人家的了?咱这最上讲是江水炖大鲤子,你们也吃不起,这会儿都杀冷了,我也没场淘换去,拉屁倒吧?我做主,吃完了算,来一大海碗,猪肉炖粉条子吧!这是咱这噶达的看家菜,也是招牌菜,盖帽了!这要不吃,得后悔一辈子带拐弯,连孙子都跟后悔?”

吉增听大蒜头劈啦叭啦一顿呱啦,也是饿了,抵住气,横叨地说:“大眼贼,臭白!谁抠啥了,你粪门哧挠,别没屁搁拉嗓子?快上!再来两壶烫热乎的烧锅,捎带三棵大葱。”

大蒜头点头哈腰,呲个大黄牙,满意地说:“嗯哪,得了您呐!还是这位大哥上讲究人儿,一看就是大排场混过的,够江湖。牛叉儿不叫牛叉儿,牛气呀!”吉德也喜逗他玩儿,笑说:“还带坠儿的。”大蒜头嗬嗬地说:“棉袄棉裤,有一套啊!你们仨小爷儿,最牛气!嗯,大葱,就算小的咱孝敬三位小爷的,不要钱!咱再外,奉送几头白杆儿大蒜头,白搭,管够造!哈哈,咱爷们,够意思吧?”大蒜头一扭身,高嗓门,连吆喝带唱的,向后堂报出了菜名。紧接着,就听后灶火呼呼的,大马勺掂得劈叭叮当山响。

吉德瞅着大蒜头后身儿,点着头,“够一说。货真价实的,地道买卖人儿一个。嘴不露甜,冷酸热醋呛嗓子,啥人啥对待,激将法!知你是路过,再穷酸腰里也别两子儿,一捣哧,沉不下脸儿,就大叫驴听喝,噌噌上道儿挎磨杆儿,宰你个大头没商量?又欲擒故纵,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不得罪你,再拍你个马屁,叫你心里顺溜不犯赌?人精百怪啊!这要站个栏柜(柜台)啥的,准丁壳儿。”

“哈拉少(俄语,你好),小伙子们!大蒜头,嘴臭心不臭,人大大的好。我的,顶顶喜欢!关东菜,好吃。烧刀子(酒),比我们的窝得嘎有劲,烈性!秋林公司的格瓦斯,就马尿!喝、喝酒,没羌贴[俄币]了。闹工潮,霍尔瓦特局长完蛋了,谢米诺夫光杆儿了,中东路垮台了,沙俄贵族统统咔嚓了,我的高级职位丢了。俄罗斯谚语说,‘一个洞里装不下两只黑熊’,那么多黑熊、白熊、灰熊要进去,打呗!霍尔瓦特不行,谢米诺夫不行。因为没有了沙皇,红鬼(苏联红军)的厉害。一有中东路我就来了,闯了关东,干了那么多年,一丁点儿我就干,饭碗砸了,俄罗斯回不去,咋办呢?我该咋办呢,喝酒的好,一醉解千愁,妈拉巴子的,愁更愁!瞅瞅,我手里这东西。这是中东路通车时的纪念铜牌牌。上面还刻有‘五爪团龙’和‘双头鹰’图案呢。坐在中东路火车高档的头等车厢里,吃着香肠面包的西餐,喝着矿泉水和啤酒,唱着俄罗斯国歌,还有那美丽漂亮的俄罗斯姑娘相伴……嗨,哪还有金箍罩、铁布衫哪?我的指向,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正在奥克萨可夫斯基夫人的学校里读高中,很快就要上大学了。她要吃面包,要喝牛奶,要穿布拉吉,艾丽莎,我的艾莉莎!朋友,来,把酒当歌,今天有酒今天醉,喝吧!”

临桌一个老毛子,醉眼朦胧的,半醉不醉,似醉非醉,似笑非笑,手掐酒嗉子,举个杯,跟小哥仨一口东北腔的混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