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再入仕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是为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事情?”赵政策略微一沉吟,随即明白过来了,就试探着问道。

“嗯。”胡天点了点头,“日本,苏联,朝鲜,韩国,美国都盯着呢。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我们的安全部门也都在盯着呢。”

赵政策心头一紧,自己都还没有着手这个事情,就弄出这么多动静来,看来事情有些棘手。不过,赵政策倒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毕竟,这是在自己的国土境禸 ,有什么好怕的。

对于胡天即将派给自己的警卫,赵政策倒也没有推辞。这两个警卫,赵政策还是有用得着的地方。要弄日本海的出海口,可不只是坐在黑乌市经济特区里面能够办到的。

要想达到目的,那是肯定要去朝鲜一趟的。甚至,还要去美国,苏联,韩国。不过,唯独不会去日本,赵政策对那个国家,是不抱好感,也不抱希望的。

而到了国外,赵政策还是很需要警卫人员的。可惜,以赵政策现在的职位,还不够配备警卫人员,那是要副部级别才够资格!

所以,胡天即将派来的这两个警卫人员,赵政策还是很需要的。

“胡疯子,这事情是怎么泄密的?”赵政策还是有些纳闷。

“什么泄密?”胡天愣了愣,随即呵呵笑了起来,“不是泄密的问题,我们军方盯着日本海的出海口事情,那是路人皆知,有什么秘密可言?只不过,你的身份太特殊了,又是派到这么一个重要军事要地,人家难免会有些猜想。”

赵政策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市委书记,居然也被人家给惦记上了,还真是有些莫名其妙。

“走吧,巧巧那丫头还在外面等着和你吻别呢。”胡天嘿嘿一笑,“不过,那丫头今天居然对我笑了,让我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啊。”

赵政策刚一下车,胡天的吉普车就发动了,扬长而去。

赵政策苦笑了一声,走向了笑颜如花的邓巧巧,柔声说道:“这里风大,你也早些回去吧。”

“不嘛,人家送你到通道那里。”邓巧巧撒娇着,把赵政策的手臂晃了晃,直撞胸前的那团柔软,感觉很是舒服,弄得赵政策连连点头同意。

邓巧巧外貌气质俱佳,确实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和邓巧巧走在一起,赵政策也很有一种自豪感,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不过,同时也有一种负罪感在赵政策禸 心里蔓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或许这就是自己的本质吧。

回到黑乌市经济特区,赵政策也来不及回家,就匆忙赶往自己的办公室。

刚到办公室坐下不久,市长冯文丘就过来了。

“老冯,是为了金丝纺织厂的事情吧,情况怎么样了?”赵政策倒也没有发脾气,反而递了支烟给冯文丘,并且吩咐秘书给冯市长泡茶。

“书记,您在京城,离这里远着呢,我怕您太担心了,就没有向您汇报。”冯文丘讪笑着首先解释了两声,在冯文丘看来这样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冯文丘自然知道赵政策在黑乌市里有的是眼线,即便自己不告诉赵政策,赵政策也会知道这个事情的。

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冯文丘没有兴趣给赵政策打长途电话汇报。

现在赵政策回来了,他是市委书记,理所当然的一把手,冯文丘自然是要老实地先做检讨,起码是个姿态问题。

“哦。”赵政策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刚好事情也办得差不多了,就回来了。”

“书记,纺织厂的事情是这样的。”冯文丘终于把话题拉上了正题,“由于经营不善,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戚染成当市长的时候,也在努力尝试推行改制。可这改制还没来得及推行下去,戚染成却去了省水利厅……”

赵政策饶有兴趣地看了冯文丘一眼,并没有接这个话题。

“当时的改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让纺织厂的管理层来进行集体承包,另一种是让其他的企业进行收购并且重组。”冯文丘被赵政策这么一看,心里一咯噔,强行笑着说,“戚染成当时是倾向于让一个叫泰达的公司收购并且重组金丝纺织厂,可纺织厂的管理人员不同意。”

“没有第三种方法了吗?”赵政策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让人琢磨不透。

“当时市政府只提出了这两种方案。”冯文丘讪笑了两声,回答说。

赵政策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多的纠缠。

“老冯,你认为纺织厂亏损的根源在哪里?”赵政策就笑着问了一句,这个问题可也并不算很好回答。

事实上,冯文丘刚才一直把原来的乌山市市长戚染成拉进来,实在是不安好心。在赵政策看来,冯文丘未必不是诛心之言,有借刀杀人之嫌疑。所谓借刀杀人,这把刀自然指的是赵政策这个市委书记,而人则指的原任市长戚染成。

可惜,赵政策并不糊涂,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任何探讨,反而把话题往纺织厂最根源的地方拉。

“经营不善,再加上市场方面的原因。”冯文丘含糊地回答说。

“哦。”赵政策笑了笑,“听说纺织厂有不少职工要罢工,有这个事情吗?市政府是怎么处理的?”

“是有这回事情。”冯文丘沉声回答说,“不过,纺织厂的这些领导,特别是厂长王长明还算有党性原则,竭尽全力把职工给安抚下来了。”

“又是从银行贷款,发放了一个月的工资来解决问题吧。”赵政策不紧不慢地问道。

“是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冯文丘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不这样,职工们肯定不会答应,有些职工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饮鸩止渴!”赵政策皱了皱眉头,“这种事情可一不可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