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再入仕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会推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尤转顶一口气说了五点,这才把头转向了赵政策,说:“赵副县长,下面你说几句吧。”

“嗯。”赵政策点了点头,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这才开始接过话筒,“同志们,尤县长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精神,我们要做的就是严格执行下去,下面我补充几点。”

“第一,这次推广冬季大棚种植,我们特意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大家一定要充分尊重专家们,并照顾好专家们的生活。”

“第二,此次推行,最低目标是十万亩,但不超过十二万亩。等下各个行政乡就自己提出自己的种植面积,县里好按照这个数字提供相关生产物资。”

“第三,这次的产能是要进行统一登记的,各个行政乡的产量必须至少百分之八十交由县里统一销售,收购价格为平时正常市场价格的三倍。”

赵政策这话一出口,底下的乡里领导的眼神就亮了起来,因为这意味着只要生产不出问题,销售是有保证的,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啊。三倍的价格,这也是西衡县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让人很是心动。

“赵副县长,您的话我们一直是非常信任的。”说话是石头乡的乡长刘光斗,“我们石头乡暂时就定六千亩了。”

赵政策心里一乐,这个刘光斗看起来五大三粗,却是粗中有细,大有做双簧演员的潜质啊。

石头乡这几年的经济发展让很多行政乡都有些眼红,现在见刘光斗第一个跳出来,其他的行政乡领导自然不想这次机会自己又落后了。

很快,各个行政乡的领导都主动提出了自己乡的种植面积,结果也让赵政策很是满意,一共是十万八千六百二十亩,正是赵政策所预料中的种植面积。

“大家先安静一下,还有个事情要和大家说一下。”赵政策摆了摆手,“大家这么积极,这精神状态都不错哪。大棚种植的关键点在大棚的搭建上,我们西衡县盛产毛竹,为了成本考虑,就尽可能用毛竹来搭大棚。但是专家只有这么多,一个专家要负责好几个行政乡呢。所以,专家主要是负责指导搭建几个样板大棚出来,其他的人就依样画葫芦,各项标准一定要严格按照专家所说的执行下去。”

“嗯。”尤转顶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大家回去后明天就开始播种,搭大棚,先把架子弄好,薄膜会在半个月后陆续发放下去,不会耽误。我再强调一下,时间很紧,大家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争取在小年之前蔬菜就能够全面进农贸市场。”

“赵副县长,我再插一句话。”又是刘光斗的声音,“这一共是十万亩出头的产量,我们销售到哪里去啊。”

赵政策微微一笑,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已经派人往深圳等城市去联络,反馈的信息都不错,就我们西衡县这十万亩,只要质量过关,销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走在全国的前列嘛,早起的鸡有虫子吃。”

事实上,赵政策最担心的恰好是价格问题,倒不是说价格抬高让顾客无法接受,主要还是政策问题。这个年代,白菜涨价一分钱往往都要常委会讨论决定,这一次自己夸下了海口,收购价格就上涨两倍,还真是冒很大风险的。

不过,赵政策早就和省委书记钱丁洋沟通过,考虑到大棚种植的成本问题,钱丁洋认为是可行的,并表态会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说说这个事情。

正因为这样,赵政策心里才有底气。再说,这毕竟不是商贩卖青菜萝卜,而是政府行为,说是哄抬物价,这样的罪名应该也安装不下来。

对于西衡县的农民来说,早就习惯于服从。再说,这次大棚种植蔬菜,自家都不需要出什么成本,就是出劳力,也都觉得划算。当农民听说是赵政策这个状元鼓捣出来的事情,马上信心有提高了很多。特别是石头乡,桐木乡,曲庙乡等周边地带的农民,更是积极响应。农民是很能安于贫穷的,但当周围的人日子过红火以后,再沉稳的人也坐不住了,眼红人家啊,谁不想日子过得好一些呢。

这个会议开得很短,却又特别成功。成功就在于各个行政乡的领导们都表态积极支持,并且非常主动去开展工作。目前西衡县的形式有些复杂,清理三种人的风声早就传了下来。这个时候,谁都不想去趟这个浑水,鬼知道会把谁给清下去呢。

在官场上,最怕站错队了,当前景不明朗的时候,观望是最好的选择。那些自问历史清白的人,怕在关键时刻站错队,还不如弄这个大棚种植,做些实事,弄出些政绩来划算。那些历史有些问题的人就更加了,急于找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就把大棚种植当作一根救命艹 ,自然是要异常卖力。

特定的历史时期就会有特定的历史潮流,人们的想法也会完全不一样,这一点都不足为奇。不过,赵政策起码是幸运的,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基本上没有人跳出来和赵政策唱反调,大棚种植得易顺利推行下去。

不过,也够赵政策忙的了。光是几十个行政乡跑个来回,现在的公路状况又只有那么好,赵政策的旧吉普车也开始出毛病了,每天被颠簸得够呛,这些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