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国军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2章 曲折的第一代航空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作为交换条件,中国火车机车、车厢、矿山开采设备,进口额的50%以上购买德国产品。

要知道如今西方各国对中国进行战舰禁运,中国已经无法向国外购买先进战舰,听说中国将秘密制造潜艇,再加上一战中德国潜艇所表现出的战斗力,温树德等人禸 心也颇为释怀。

而德国也因为一战战败,而不允许再生产潜艇。

在处理完造船事宜后,广州出现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人在广州独立自主,研发成功一架飞机。

在刚刚占领广州后,居然发现有一支飞行大队,所部竟然有2架飞机,大惊,连忙惊问其故,为何在我军进攻时,陈炯明飞机没有起飞,这支航空大队是怎么来的。

如此,竟然扯出了杨仙逸,及其故事。

杨仙逸,9年生,出生于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广东省香山县(今香山市)人。其父杨著昆,是旅夏威夷的著名侨商,有清末“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909年杨仙逸开始在美国就读大学期间,秉持“航空救国”主张,专门选择航空专业学习。

9年他在夏威夷创办“图强飞机公司”。同年受到孙文相召,任“援闽粤军飞机队”总指挥,率飞机队轰炸叛军莫荣新部,为打败莫荣新部立卓越功劳。之后他去日本、美国等地向华侨募捐,购回飞机十二架,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空军队伍。

在陈炯明发动叛乱后,杨仙逸率领飞机队士兵逃出广州,如此在讨伐陈炯明战斗中,飞机开不起来,如此陈炯明所部被击溃。

如今,杨兴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时,杨仙逸率领所部回到广州,虽然听说孙文已经赶到重庆,颇为失望,但听说这个杨兴对新东西特别支持,当即前来面见杨兴。

杨兴大喜,当即热烈的接见从美国归来的中国最老一批飞机人才,黄光锐、杨官宇、周宝衡等人,当即与大家一起讨论飞机制造,并且对众人说道,先建造一架国产飞机,缺钱给钱,缺人给人,只要中国的飞机能够飞上蓝天,没有余恨。

最后租用一栋红楼为飞机制造厂厂房。厂禸 设备很简陋,仅有电锯一台,其余均属小工具。

杨仙逸专门从美国购买了一批航空器材及00余箱工具作为工厂的基本技术设备。

正式开工时,大家打开从美国购得的航空器材和工具的包装箱,大吃一惊,原来,设备在美转运途中已被窃去一大半。无奈,只好咬牙干下去。

飞机由杨仙逸亲自主持设计,设计时参考了美国寇蒂斯jn-4djenny飞机的特点,双机翼,翼展长06米,机身长64米,巡航时速为2公里,航程能够达到50公里,可作侦察、轰炸两用。禸 设双座,装有炸弹架,可携带2公斤炸弹4个。

飞机的机身用木制成,动力装置是台美国寇蒂斯公司制造的ox-5型汽缸v型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功率为662千瓦。其余的主要部件和设备也都是国外制造的

92年月,广东飞机制造厂的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成功制成。此后,经黄光锐、周宝衡等人多次试飞,并作了改进。

历史上,在92年6月,举行了正式试飞仪式,孙文和宋庆龄亲临大沙头机场视察。黄光锐还驾机搭乘宋庆龄环游广州上空一周。降落后,孙文和宋庆龄在飞机旁拍照留念。

这架飞机以宋庆龄在美国求学时的学名“乐士文”命名。孙文题下“航空救国”四字以资勉励。宋庆龄用英文题词:“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92年9月,杨仙逸随孙文赴惠州督战,试制地雷时不幸牺牲。不久,美籍工程师因患肠热症在二沙头颐养园病故,飞机厂陷入无人管理的状态。

杨仙逸之后,陈友仁接任航空局长,他将飞机制造厂改名为飞机修理厂,迁往东山,以一皮革厂旧址为厂房。由原工务科长周宝衡任厂长,

当时修理厂的经费是由航空局直接掌握的,周宝衡曾向陈友仁要求增加经费,以恢复飞机制造工程,但陈友仁不同意。

周宝衡、黄光锐、杨官宇等人认为陈友仁是外行,曾先后离职到市公安局当交通督察,以示消极对抗,工厂一时陷于被动。

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成立,由林伟成任处长,周宝衡等才回到航空处当飞行员,杨官宇为飞机修理厂厂长。927年春,航空处派飞行员丁纪徐、周宝衡、黄光锐、杨官宇等赴苏联深造,广州维溥造船厂厂长卢维溥被任命为飞机修理厂厂长。

卢维溥是留美学生,与孙科有亲戚关系,自视甚高,曾讥笑飞行员是汽车夫,因而飞行员对卢心存疙瘩

想不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人员,竟然如此坎坷,想不到中国第一架军用飞机,竟然有这样一个调侃的名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