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葬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五十五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对于眼下这些骄兵悍将们的做派,崇祯也很是无奈,他很想下旨逮问这些对于他的圣旨阳奉隂 违的混账们,可是他却不敢,因为他知道眼下他正是用人的时候,这些军将虽然骄悍,但是毕竟已经是他手中最后可用的牌了,一旦要是对他们下手的话,谁也保不准这帮混账会不会当即造反,一旦这帮人被『逼』得造反的话,他就真的没了回天之力了,所以虽然他禸 心中痛恨这帮军将们,但是却不得不对他们客气一点,这也是这些年来,一旦遭遇败事,他便先挑那些文官问罪,杀的杀贬的贬,却很少真正的逮问处斩一些军将,即便是真的杀了几个军将,也都是挑的小老鼠下手,抑或是拼光了手下的军将们下手。

结果是越这么做,那些军将们便越是看出朝廷的虚弱,就越发的骄横,越发的上阵的时候不肯卖命,一个个惜兵入金,生怕自己拼光了老本,回头没了资本和朝廷讨价还价,被皇帝给下旨逮问砍了脑袋,这样一来,官军的战斗力便更差了许多,这也是这些年来,官军不管是在对付建奴军的时候,还是在对付刑天军的时候,往往会有军将为了惜兵,怕被大败之后歼灭他们的兵力,所以稍有势头不对,便立即率军逃跑,使得官军的战斗力一天不如一天。

可是光有钱也还是不行,几万大军南下,沿途要吃要喝,有钱没粮也打不成仗,所以朝廷不但要解决银子的问题,还要解决粮食的问题。

可是粮食也不好弄,本来北方这些年来因为小冰川时代的影响,粮食产量便一年不如一年,动不动还闹饥荒,再加上朝廷不断的增加各种税赋,几乎已经榨干了老百姓手中最后的粮食,另外去年鞑子刚刚入寇,在京辅大掠了一番,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大批百姓被建奴掳走,抑或是跟着刑天军南下,也有人弃了家田,直接逃往了南方,倒是增加了刑天军控制区的人口数量,而京辅的人口剧减了许多,即便是有田也没人耕作了,在北方征粮来满足这么多官军的用度,根本就不现实,就连京师里面的人都是主要依靠的漕运从南方调运大米,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更何况现在大明最大最重要的产粮区湖广已经被刑天军占了去,他们眼下仅能凭借着从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来朝北方调运粮食,就连四川的粮食,也因为刑天军攻占湖广,切断了长江水运,无法被调出川,使得南方调运往北方的漕船是越来越少,这都是大明面临着的巨大困难。

所以崇祯解决了兵饷的问题,便要解决粮食的问题,不得已之下,只得下旨,让丁启睿速速在南直隶想办法征调大批粮食,从运河转运到京师,来满足此次大军南下的用度,如此一来,就又消耗了不少的时间。

丁启睿也知道朝廷的困难,同时也清楚崇祯这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建奴议和是为了什么,如果崇祯不这么做的话,那么南直隶便很可能不保,一旦南直隶不保的话,大明也就基本上等于完了,于是他也不敢怠慢,当即便下令在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等地大索,凡是能翻检出来的粮食,都想办法搜集起来,调派大批漕船装船北运。

如此一来,等朝廷万事齐备,各路兵马奉旨开始南下的时候,却已经到了崇祯十三年的二月中旬了,整个战略的准备时间长达数个月之久,什么战役的突然『性』因为这些原因的拖延,都早已不负存在了。

朝廷这次和建奴议和,只不过是稍稍拖延了一下刑天军对南直隶的用兵罢了,根本就没有如同崇祯和陈新甲所设想的那样,和建奴议和之后,立即调大军南下对刑天军发动一次凛冽的打击,不给刑天军一点反应的时间,便将刑天军的老根拔掉,趁势和南直隶的兵马一起将刑天军绞杀。

可是却因为钱粮的问题,他们所设想的一切都成为了泡影,等他们真的准备好的时候,刑天军这边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g!~!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