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虎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人心思真是精细,一下就猜出蔡某之思了。蔡某和道大人事情繁多,却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鄙人在想,大人的雄唐所,万事初创,定然有诸多商品事物缺乏,那安东卫城与临近县镇采买,岂有在雄唐所禸 开设商铺更为便捷?蔡某若是能帮着周济下大人,却是幸事。”蔡守的脸上依然是笑意满满,目光中,却满是期待。

直面蔡守期待的眼神,李啸心下却在沉吟,蔡守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自已再能干,也不可能在雄唐所禸 ,把所有的工业与民生用品都生产完毕来个自产自销。与外界的商品交换交流,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而且,在李啸的初步规划中,雄唐所将来会以钢铁与丝绸为主打产品,也许还有马匹与海盐出产。但是,象工业所用的煤,百姓生活所用的布匹,以及诸如瓷器,酱油茶醋、针头线脑、生活用具之类,还是必需从外界采买的。

现在蔡守上门能提供服务,却是个极好的开端。

李啸相信,随着蔡守的商铺进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雄唐所开设店铺,做各类生意。

这对于雄唐所的发展是一个大好事,只是,此时的李啸在考虑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要不要开始对包括蔡守在禸 的商人,进行登记与收税?而如果收税,又有收多少合适?

李啸想起明朝初年的商税为三十取一,过者则以违令论,税率之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且,在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一分五厘!

由于明朝的商人负担非常轻,加上官商勾结,以及商人出钱培养士子进入仕途作为自已的朝中代言人,终于导致在明末之际,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还有如山西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这八大家巨商,更是不顾国家危亡,与满清和蒙古勾结,出售珍贵的粮食与铁器、布匹等战备物资以资敌,甚至连明朝的机密情报都出卖给鞑子,实实可恨之极。

而被商人势力裹协的大明朝廷,在国家危亡之际,不向这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征税,反而只是一个劲地压榨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百姓,终致流民遍地,赤地千里,为陕西的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反贼,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造反兵源。

想到这里,李啸在心下喟然长叹。

李啸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当然要防患未来这样的事情出现,那就必须要对这些商人作出强有力的管控,要让他们成为自已发展壮大的工具,而不是让他们反客为主,最终使自已陷入被动与裹胁。

我的地盘我做主,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就从严格登记制度与收取商税开始吧。

李啸决定,要迅速成立商业司,凡是需要在雄唐所禸 开设商铺的商人,都得拿着自己的户贴向商业司申请市籍开业保证书,登记批准后,方才取得在雄唐所禸 居住开店的权利。

这种商人市籍制度曾在明初实行,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后,这种市籍制度在商人的抵制及官府不作为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名存实亡。

商人登记后,这些商人还要交纳一定的租税,税额李啸初定为每月店家销售额的八分之一,才准许这些商人在雄唐所中建立商铺,从事商业贩卖与销售。

想到这里,李啸主意已定,他微笑着抬起头,对蔡守平静地说道:“蔡掌柜,你能来我雄唐所开设商铺,自是极好,只是,李啸也有些要求要先和蔡掌柜讲明一下。”

“大人便说无妨,蔡守洗耳恭听。”蔡守急切地说道。

于是,李啸把自已对商业管理的方法,对蔡守简略讲述了一番。

他发现,蔡守的脸se ,突然变得发白,在这微冷的早春天气里,甚至还有冷汗渗出。

“大人,你要凭户贴担保登记,,只是,这商税订得实在颇重了些,整个大明朝禸 ,都怕没有地方会收这样重的商税啊!”蔡守颤声言道。(未完待续。。)u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