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乱世英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十一章 后继乏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显然,在格斗空战中,j-20不会比f-22a差。

虽然这一设计让j-20永远也成不了出se 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在制空方面,至少具备了与f-22a一较高下的能力。

对中国空军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能力!

在超视距交战阶段,f-22a与j-20都发现了对方,只是反射信号太弱,无法锁定,甚至无法确定方位距离。

直到进入视距禸 ,两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才初次交手。

空战没有一面倒,也谈不上旗鼓相当。

虽然双方互有胜败,但是美军很快就靠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场空战,中国空军损失了7架j-20,美军则损失了5架f-22a。双方还各损失了几十架其他战斗机。

虽然最终结果对美军有利,但是f-22a空战不败的神话到此破灭。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美国五角大楼就在公布战报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f-22a不再是唯一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

看上去,美国落了面子。

实际上,美军却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当天,五角大楼就签署了第三次增购f-22a的合同,并且委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f-22a的改进型号。

数天后,美国国会以几乎一面倒的方式通过了五角大楼的军购提案。

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向韩国出售f-22a战斗机的法案。

当然,前提条件是,韩国当局肯以每架二点五亿美元的价钱购买,不然就免谈。

f-22a被推下神坛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即便在二十八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九架f-22a,部署在朝鲜半岛方向上的f-22a仍然有一百多架,而中国空军的j-20就剩下十三架了。除了被击落的七架,又有两架出了机械故障,不得不停飞。

十三架j-20肯定撑不起中国的天空。

更让人恼火的是,这种先进战斗机的第一条生产线还没有完全落成,只能以极低的生产速度小批量生产。

要想大规模量产,怎么也得等上一年半载。

与之相对的,却是实力迅速膨胀的敌人。

美国空军不但三番五次的增购f-22a战斗机,到二零一三年底,f-22a机群的规模很有可能突破一千架,还将f-35战斗机的量产时间提前到了二零一三年初,到当年第一季度末就能产出两百架f-35a与一百架f-35c。即便是进度较为落后的f-35b,也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在年底达到两百架的规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与韩国引进的f-35生产线也将在二零一三年第四季度量产。

即便j-20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到年底的时候也最多只有两百架。

此时中国空军要面对的,是由第四代战斗机武装起来的强大对手。

可以说,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

这些现象,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中**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二十八日上午,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迫近丹东。

在罗耀武的部署下,前沿防御部队正稳步退往丹东。

美韩联军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打下丹东。

这也很好理解,丹东一直是中**队入朝的门户,也是美韩联军入侵中国的大门。仅从后勤保障来说,要将物资运过没有一座大桥的鸭绿江绝非易事。只有拿下丹东,美韩联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

显然,这也是美韩联军将主力集中在西线,猛攻丹东的根本原因。

问题是,丹东绝非一座容易打下来的城市。

早在入朝作战的时候,半数以上的军队与物资都得从这里经过。进入国土防御阶段的时候,为了加强丹东的防御,罗耀武疏散了数十万居民,只留下了十多万愿意拿起武器与军队一同抵御外敌的青壮年。

此时的丹东,已经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军事要塞。

在这座要塞里面,还有近二十万同仇敌忾的军民。

美韩联军要想打下丹东,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还有大量时间。

从整体战局上看,美韩联军花在丹东的时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要知道,罗耀武放在前沿的只是二线部队,真正的主力摆在后方。

死守丹东的意义绝对不是保护一座城市,而是要保住一线希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