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崇祯大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9章 发动民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你们是朕的喉舌,也是百姓们的喉舌,所以现在需要你们代替朕代替百姓们督促这帮官员!”

朱由检说着便竖起了三个手指:“我提出三个指示:

一是全城贴大字报,打横幅,要整个南京城的士民都知道收复北都,一统天下之号召;

二是再次组织露天演讲,着北方百姓诉说满清暴行,可以去各地工厂找被满清强行征召的俘虏,告诉他们诉苦诉得越悲惨,把满清骂的越狠,只要感动了百姓们,就可以恕罪;

三是发动学校学生、工厂工人以及百姓们游行示威,重点去户部、礼部、兵部这几个地方,还有朕的皇极门;

要让全天下的文官们看看,当他们在想着苟且偷安的时候,大明的所有百姓们在想什么!”

朱由检说后便向这些大明传媒战线的江湖人详细讲述起了如何调动底层庶民情绪,如何发动百姓,如何组织游行等事。

接下来,李香君和柳敬亭等人便开始积极行动了起来,因为有皇帝朱由检的支持,一个个也没有什么顾忌。

寇白门也参与了其中,积极地给李香君等帮忙。

……

在此时,禸 阁的最终决议也通过东厂备朱由检所知。

“果然如朕所料,南北官员不均衡啊,不然何至于这样。”

朱由检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还是让朝堂出现了南方籍官员为主的文官集团。

这里面既跟大量可靠的文官充任战区担任实权督抚有关也跟南方官员的确是帝国文官集团的主要群体有关。

之所以南方官员占据文官集团主要群体是和大明两百余年取士多为南方人特别是江南人有关。

朱由检本来想避免,但也没想到最终也没有改变这种官场上的南北不均。

现在的崇祯帝朱由检最担心的就是希冀苟且偷安的南方文官们再次绑架民意来企图劝服自己这个皇帝同意议和,所以他便想到先利用自己对于大明新崛起的传媒行业先引导民意甚至调动真正的民意对这些文官们直接发难,来一个先发制人。

朱由检在李香君这里待了一晚,连带着卞玉京也相陪了一次,于次日才离开了光明日报报社,往大明军械所来。

此时的南京城开始出现了大字报和横幅,南京城所有的城门处和牌坊上都挂着什么“未驱除鞑虏于北漠,谈和便是国贼之流”、“礼部尚书王思任寡廉鲜耻,竟枉顾国仇家恨,招待胡人走狗”、“软骨四阁老,无胆三尚书”等横幅和大字报。

可谓是笔锋犀利,矛头直指禸 阁重臣高弘图、刘万春、华允诚、王思任等人。

而光华日报也开始直接披露禸 阁决议细节,且一字一句解释这些禸 阁阁臣如何卖国如何苟合,使得整个南京城舆论大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