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崇祯大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2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畴 (第三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被绑缚起来押送济南的清军汉兵也都更加了没胆气,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在往南而去。

“大帅,伤亡数字统计出来了,我近卫军伤亡二十人,十人是因为火枪炸膛而死,五人是中弓箭而死,另外五人是被砍死,而清军伤亡四万,我们俘虏了八万。”

待一名叫桑祥凯的见习军官生此时走到了周遇吉面前,周遇吉闻听后不由得哂然一笑:“二十万清军竟如此不堪一击,我第一军还只出动了一个兵团,就被我们伤亡四万,俘虏八万,而我们只损失二十人,这说出去都没人信,看来我大明和大清之间的战争实力真的变了。”

“大帅,刚刚得到消息,谭泰撤了,且已撤往了东光方向”。

彼时,副总兵刘迁走到了周遇吉这里来。

桑祥凯在一边看着,他作为见习军官生很好奇这些将官们如何打算的。

“撤了,看样子,他真的怕了,按照上面的意思,我们是要吃掉谭泰的,不能让他这么轻易的离开,第二兵团没有必要再待在临邑,命其北上乐陵,驻于浮河东岸,半月后伺机占领南皮阻断谭泰退路,第一兵团半月后出发进占吴桥。”

周遇吉在一旁说着,桑祥凯则在一边看着,他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为何宁武侯周遇吉突然要求第二兵团半月占领南皮,而又要第一兵团半月后才进占吴桥。

但等他再看了一遍地图后才明白东光县就夹在运河与浮河之间,彼时若近卫军第二兵团占领南皮,第一兵团北上进占吴桥就可以形成对清军谭泰部的包围圈。

周遇吉的确是如桑祥凯这样想的。

而接下来桑祥凯便看见整个近卫军第一军的各级官兵都是围绕着这一战略目标开始实施者,兵马钱粮调运以及各部进军情况与天气预测以及敌军行踪变化。

有时候为减少谭泰对于近卫军要吃掉他的疑虑,近卫军还会刻意做出南调的态势来影藏自己行踪。

……

清军谭泰部退到东光后,也的确留下一支军队守在吴桥监测近卫军动向。

因见近卫军没有北上占据吴桥,他也就放下心来,开始就驻地东光城等待时局变化。

谭泰自己也是痛心不已,他没想到近卫军会如此强悍,这还刚开战,他就损失了一大半的人马,军心早已不振。

他也只能向摄政王多尔衮求援,请求增加支援,且为避免被多尔衮责罚,直接夸大说自己遇到了近卫军数十万大军的阻击,且绝对是近卫军主力。

因而他谭泰才会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守东光等等。

多尔衮虽说军事才能很强,但也没有千里眼,自然不能一时间知道前线真实战况,但他也知道自己即便是大清实际最高统治者,他也不能干预地方军事,为表示对洪承畴的充分信任,他只同意了给谭泰加派三十门新制红衣大炮和从阿巴泰麾下抽调两万准备海防兵力南下援救谭泰部。

同时,多尔衮还命人把谭泰退守东光的消息告知给洪承畴,由洪承畴统一筹划,不过他也写了自己的看法,而多尔衮的看法便是是否真如谭泰所言近卫军主力是在山东,而洪承畴的清军主力是否应该趁此立即南下河南占领开封。

洪承畴在得到多尔衮的来信后很是兴奋,如同多尔衮没有因为谭泰的战败生气一样,他也没有因为谭泰的战败而懊丧,在他看来,这都是自己预料之中的事。

对于河南没有近卫军主力的看法他是越发的坚信。

洪承畴为此直接大胆的命令清军五十万主力全部渡河,在见明廷的河南总督兼总兵官路振飞没有派兵阻击他渡河甚至河防明军直接落荒而逃时,他更是得意,且更加确认路振飞在河南没有近卫军主力。

“这个路见白,几次回信都是含含糊糊,本官看他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待我大军包围了他开封城,看他还归附不归附!”

洪承畴把路振飞的信拍在了桌子上,并没有发现墙脚处的河南提督周则冷冷一笑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