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崇祯大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8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尽管左良玉也知道自己从起兵以来,一再受挫,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张。

只要他的嫡系主力尚在,他就可以依旧控制着其他部将,他也就可以坚守在这里,等待时机的转变。

左梦庚作为其子,在亲军中地位颇高,若历史未变,他在左良玉死后将在左良玉嫡系亲军以及各部将领拥戴下继续做“盟主”。

但现在,左良玉还没死,历史会不会按照原定的规矩发展,都还未可预料。

左良玉依旧在尽心地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左梦庚,他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他现在唯一希望的是,自己的儿子能平安地带着自己挣下的这番家业即数十万大军组成的军事集团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得一生富贵。

“父亲,朝廷肯定不会就一直让我们待在安庆府城外,只怕会早晚收拾我们,眼下连答应帮我们试探朝廷口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都明升暗降调回了南京,只怕是朝廷不肯轻易原谅我们。”

左梦庚这么一说,脸上不由得露出忧愁之se 。

“勿慌,这天下究竟谁来坐,还不一定,现在我们最好以静制动,静待时机,如果为父所料不差,北方的大清应该已经派兵南下了,到时候朝廷要想抵挡清军不可能不依赖我们,即便马士英等人不希望陛下收抚我们,我们还可以学吴三桂投清军,没准也还能混个开国元勋当当!”

左良玉这么一说,左梦庚也深以为是地点头道:“父亲大人说的是,眼下最难的还是我们禸 部,几位叔父最近趁着父亲病危,都和袁继咸、黄得功等人眉来眼去,尤其是金声桓此人,因在九江、安庆等战中其部损失颇大,对于现今局势也有颇多怨言,儿臣觉得可以放点风声给这几位叔父,就说我们已于清廷阿济格部取得联系,准备投清,也好安定军心。”

“很好,就这样办,现在军心不稳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有人真的要趁机作乱,你也不必仁慈,可以先发制人!”

左良玉说后就闭眼歇息起来,将手一挥,示意左梦庚退下。

左梦庚一离开左良玉这里,便开始命人传令于各部将领,准备下达自己和其父亲准备投清之事。

金声桓这时候也刚刚与袁继咸的使者接洽完毕,对于归附朝廷,他是比较愿意的,但他也并不想战前反水对左军发动攻击,一是因为他不想再损伤自己的兵力,二是毕竟也有情义在,他金声桓即便再功利至上,也不好立即攻打自己的昔日兄弟。

金声桓、道兴乘、罗岱等人到达左梦庚这里后,左梦庚则传达了左良玉意图投清的意见。

左军各部将领自然是感到颇为惊讶,但也都一致认为这也的确是个办法,毕竟他们已经背弃朝廷,如今再投清军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再加上清军从关外到关禸 一直鲜有败绩,堪称当今最强的军队,而且大有未来天下之主的风向。

对于做从龙之臣,这些将领还是比较愿意的,至于民族大义,文官尚且少有在意的,更遑论他们这些动不动就起兵清君侧的军阀。

甚至,左梦庚还亲自留下了金声桓:“金叔跟随父亲征战多年,不可谓不劳苦功高,连带大清的英亲王对您都是颇多褒奖,只怕到时候金叔投清了,如我父亲一样领军一方也未可知。”

“大清的英亲王也知道我?”金声桓也的确有些意动,忙问了一句。

“岂止是英亲王,连摄政王都知道您”,左梦庚笑着说了一句,并还拿出了一封自己父亲写的信:“这是家父给大清摄政王的信,里面便也提到你,金叔可以自己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