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崇祯大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火炮划分是一回事,大明的火炮还有一个弊端也得纠正,由于之前匠籍制度影响,研发投入与积极性不够,大明的火炮大多来源于仿制,但所仿制的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都不是最适合的野战炮,前者太小,后者太大太重,一个适合海战一个适合守城。

对于野战而言,戚家军使用的虎蹲炮作为一种曲射炮倒挺适合山地丛林野战,和迫击炮类似。

也就是说,大明还需要自主研发一门陆地野战的一系列平射炮,按照口径区别,可满足不同射程要求的一系列火炮。

对于大明火炮最重要的改进地方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测距标尺和瞄准照门的应用。

测距标尺与瞄准照门就相当于火炮的眼睛,之前的大明火炮是没有眼睛的,全凭炮兵用经验打,效率自然低,甚至会伤到自己的步兵阵营。

大明火炮与西方火炮最大的差距不在于炮管的锻造,这些可以通过钢铁冶炼局的改进而提高,但真正需要火炮局铸造的便是这些火炮的眼睛。

也不知道是汤若望这些西洋番故意藏俬 还是大明国禸 几何学没跟进,到现在都还没有人意识到火炮也是需要瞄准和测距的。

火炮发射与三角函数应用和几何学应用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还真不是因为一时兴趣,甚至还在上海开新学堂授徒,教出了孙元化这样的人,可惜这位为大明自然科学奠定基础的徐阁老已经过世,不然,朱由检的金手指可以开得更大。

火药改进比较现实和切实可行的是纸壳装弹,朱由检已经让孙和鼎在做,然后则需要火药颗粒化,这个《纪效新书》已提到过,对于孙和鼎而言,难度也不大,整个军械所,最先投入量产的便是火药局的颗粒火药纸壳弹。

而对于火药的研发自然是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有烟火药到无烟火药,需要化学工艺的提升,硝化炸药的出现更是如此。当然火枪发射的引燃材料也与化学工艺改进休戚相关。

王恭厂,朱由检没有什么明确要求,他允许年少轻狂的孙和斗用他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去瞎搞,只要能在战场上弄死人,什么巴豆、硫酸、水银都可以随便乱搞。

前面提到化学工艺,自然不得不提朱由检对大明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建设。

理论奠定工艺的基础,大明不但缺乏专业的化学工艺研究机构,更缺乏自然科学理论建立机构。

朱由检不希望未来大明的社会精英们继续把智慧花在考究古诗词的正确读音上,考证性的朴学可以有,但若是作为主流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就有点畸形了。

将探究真理,皓首穷经的钻研精神花在数理化以及思想建设上或许带来的社会意义更大。

大明科学院便是未来理论研究的重地,而工程院便是技术研究的重地,或许还有一系列的大学兼具这两者的功能。

这或许给未来大明朝廷的财政压力肯定会很大,但他给大明带来的财富也是不可估量的。

南京煦园,前永乐年间的汉王府被朱由检拨给了方以智做大明科学院的基地,这些园林放着也是白放着,让其成为学问的圣地倒也不用再花钱选地建房。

而大明工程院,朱由检则直接征用了魏国公的别业愚园,以徐文爵为工程院掌院学士,暂在此地研制金鸡纳霜一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