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崇祯大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章 刘芳亮的烦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剩下的五十万人只能成为辅兵或被调拨给其他九支近卫军。

这个淘汰比例并不低。

现在朱由检先将具备功名和学过武艺或者是之前有实战经验的老兵筛选出来,约莫共有一万人左右。

之所以让这些人走绿se 通道直接成为战兵,主要是因为这些人都可以算是社会精英了。

读书人不必说,虽然身子骨有的比较弱,但可以不用进行文化普及,能取得功名,说明自身智力也不低,而且意志力和心理素质很强才能从上千考生中杀出来成为秀才举人乃至进士。

更何况,这年头,读得起书的一般家里也不差,营养跟得上,除非先天脾虚,一般也不瘦,经过后天训练不怕不变的威猛,也因为营养跟得上也就不必担心这些人会有夜盲症。

学武艺的在这个冷兵器还具备重要战争价值的时代,有一身武艺的确要比常人更适合当兵。

大战之后还不死的老兵虽然经历过战败,但能从大战中幸存本就是一种本事,而且不少跟随卢象升、杨嗣昌、孙传庭、曹文诏等人拼杀数年的老人,一身过硬的本事,即便现在直接做高级军官都很合适。

要知道,现在的黄得功和周遇吉在军中的资历和很多落艹 为寇的老兵也差不多。

“陛下,现在统计出来有四千三百名书生,五千七百四十五名壮勇,你看这两批人如何交于何人训练?”马士英禀道。

“再去选一千七百名识文断字的,补足六千,壮勇中再选几个体格健壮的补足六千,一个编为秀才营,一个编为壮士营,总训练处主任刘芳亮亲自训练秀才营,陆军部总长周遇吉训练壮士营,半月份两营比武,获胜者赐近卫军第一军第一营番号,该营参将授卫指挥使,正三品;其余各营会低半级。”

现在筛选这几十万人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而,朱由检便想着可以进行分批次训练

现在,则需要先把具备特殊能力的这一万多人选出来后进行第一批次训练。

调来充作教官的现役军官和老兵则先调入这一万余人里充当教官。

剩下的则和李邦华、路振飞、李明睿一起负责筛选和训练其他应征者。

秀才营顾名思义,自然就是一支以读书人构成为主的军队,因而被朱由检习惯性的称为秀才营。

这个营显而易见的是,文化水平高,智力比较高,对于新事物比较容易接受,但社会经验不足,还不听话,容易唱反调,脾气比较大,毕竟都是眼高于顶的读书人,有时候连天王老子都不瞧在眼里。

而朱由检让农民出身却经过无数恶战,硬是从一个普通百姓成为百战老将的刘芳亮带这秀才营,便是要让刘芳亮给这些秀才们加注一些阳刚之气。

壮士营大部分的人普遍好管一些,比较服从,但却灵性不足,或者是比较散漫,而周遇吉是将门世家出身,虽是武夫却也精通文墨,自然能给这些壮士们加一些书卷气,使得他们不仅仅是武夫,在未来能给成为合格的大明军队指挥者。

刘芳亮很郁闷地看着自己眼前这群还戴着方巾,手持折扇看上去比女子柔弱的秀才们。

他想不明白陛下为何将这群人交给自己来练,还要和周遇吉比试。

刘芳亮再看看周遇吉负责的那一队人各个是高大威猛,甚至还有刘肇基这样的辽军名将,他一时不由得郁闷起来,颓然地摇了摇头,看着眼前的顾炎武、王夫之等秀才举人,暗自埋怨:

“陛下,还是偏心啊,到底是周遇吉跟他久些,把什么杀过鞑子的老人都给他,让我来带你们这群肚子里只有墨水,嘴上却没毛的秀才,这让我怎么赢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