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崇祯大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章 帝王求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儿臣知道,他们是我帝国的栋梁,忠臣良将!”

朱慈烺的回答,让朱由检不由得摇了摇头,并摸了摸朱慈烺的脑袋:

“你呀,还是单纯的很,知道百姓们把他们叫什么吗?”

“儿臣不知,请父皇示下”,朱慈烺很懂礼节,拱手朝朱由检躬身说道。

“臭小子,作为太子,听话懂事有什么用,你看看他们身上的补子,百姓称他们为衣冠禽兽,知道吗,知道什么是衣冠禽兽吗,就是一群伪君子,一群比狐狸还狡猾比毒蛇还狠辣的人;他们不是你手中的剑,可以随意指使,他们是你麾下的坐骑,你要学会去驾驭去驯服,并不被他们反噬,明白吗?”

朱由检这么一说,朱慈烺忙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明白就好,这些人都是千万人挑出来的进士,精明的很,你既要靠他们统治你的帝国也有防着他们拖垮你的帝国,不能心慈手软也不能吝啬赏赐,屠刀与利益要同时都要有。”

朱由检继续教育了朱慈烺几句,见禸 阁等官员已进进入正殿,他才带着太子等也走了出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一坐在宝座上,便是群臣朝贺。

也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能真正体验到做皇帝最大的快乐,就是让这些平时都高高在上的官员们臣服在自己脚下。

“平身!”

朱由检习惯性地让群臣起身后,便吩咐道:

“今日廷议,非选阁臣七卿,只议大明为何有今日之后果,京师沦陷,流贼几乎占据半壁河山,建奴趁机入关,并大有宋时金元之势;以及我大明未来该如何革新除弊,重新振作,早日使天下归一,华夏重新一统!”

“臣等领旨!”

群臣忙齐声回应着朱由检。

“七名禸 阁阁老乃国之干臣,其皆已年迈,赐座!”

朱由检这样做当然并不是真的是因为这七名禸 阁成员年龄大,而是有意提高禸 阁地位,并严明上下尊卑,以此做到使群臣的把目光齐聚在禸 阁这个位置上,而不是自己的皇帝宝座上。

禸 阁七名成员自然是谢恩就坐。

朱由检倒不喜欢久坐,待文武官员都站好坐好后,他则起身走了下来,站在禸 阁七名成员面前:

“今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二三月间,从大同到宣化再到居庸关,从巡抚总兵到参将御史,大都投敌叛变,以至于京城于旦夕之间失陷,虽说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乃我大明之祖制,但太子年幼,百姓民不聊生,朕怎能自缢舍弃祖宗百年基业,幸而梦中得太祖成祖之遗命,劝朕南迁,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方可救大明江山于水火之中。”

“正因为此,朕今日召集诸位爱卿,便是要问问,天下为何变得如此地步,是朕做错了什么,还是在坐的诸位做错了什么,亦或是大明哪里出了什么问题;竟使得百姓们不安居乐业,起而造反,天下分崩离析,群臣人心离散!”

朱由检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官员都陷入了沉默,其实不用朱由检说,他们也能感觉得到大明现在的状况的确很糟糕。

但儒家的思想告诉他们,在这种王朝可能出现更迭的情况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求名,一个是求利。

所谓求名自然是殉节而死。

所谓求利自然是投降新朝,继续做文人士大夫,将寒窗苦读十载的学问继续货于新的帝王家。

所以,他们从来很多人并未认真考虑过什么如何挽救大明的问题。

儒家思想也没教他们如何在王朝危局时拯救天下,以至于很多人在这时候只能空谈。

如今,朱由检问起,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甚至也不敢说,毕竟谁都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脾气不是很好,稍不随意便有杀身之祸。

朱由检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便也直言不讳地说道:“今日之朝会不是清除奷 佞之徒的朝会,而是商议大明新政的朝会,一如太子刚才对朕所说,今日在场的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所以诸位爱卿但请畅所欲言,不必照拂朕的面子,甚至可以直言朕之过失,朕今日不杀一人不罚一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