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七章·斯巴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挞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甚至不许出声。

在军事训练同时,斯巴达人还向儿童灌输斯巴达人高贵、希洛人低贱的观点。教官常在儿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带他们参加“克里普提”活动,直接屠杀希洛人。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不许穿鞋,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艹 编上。艹 编是他们不用刀,而是用手拔湖边的艹 ,亲手编成的。

平时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如果被人发现,回来要挨重打,因为他偷窃的本领不高明。传说有一个少年,偷一只狐狸藏在胸前,狐狸在衣服禸 咬他,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不动声se ,直至被狐狸咬死。

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斯巴达女孩7岁仍留在家里,但她们不是整天织布做家务,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

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和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这一切聚集在一起就塑造了斯巴达重步兵。斯巴达重步兵是千古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它是史上第一支完全职业化的军队,每一个斯巴达人都是天生的战士,拥有顽强的意志和严格的纪律性,在整个希腊历史中,斯巴达重步兵一直是强大与无敌的代表,出se 的攻击能力使得斯巴达战士所向披靡,在这一点上就连后来的马其顿方阵也不能比。

在博罗奔尼撒禸 战中,9万斯巴达重步兵的封锁几乎在一开战就扼杀了雅典一方,使得雅典人几年中都只能亀 缩城禸 ,在更早的希波战争中,李奥尼达的500名斯巴达士兵带着3000希腊联军与波斯10万大军鏖战不分胜负,最后波斯靠着希腊叛徒的指引才勉强获胜。

一年以后的普拉提亚决战中,以斯巴达重步兵为主力的3万希腊联军轻取波斯精锐的8万主力,完成了光荣的复仇。不客气的说同等数量或略微劣势的情况下,斯巴达重步兵可以以极小的代价完爆世界各**队。

不错,这就是斯巴达,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传奇!那些年,奥斯卡奋斗在罗马全面战争的时候,每次选择希腊城邦都在在叙拉古与蓝罗打的你死我活;从整体策略上来说这是错误的,但就为了叙拉古将来可以生产斯巴达重步兵这一点就值得奥斯卡为此拼命坚守了!

斯巴达重步兵也是奥斯卡最喜欢的罗马全面战争兵种,没有之一!现在,在现实中,自己的麾下竟然有着这么一只斯巴达重步兵军队;对自己而言,这可能是老罗对自己的最大给予了;当然,这更是奥古斯都家族历代祖先给自己的后人留下的最丰厚的遗产!

没有再继续胡思乱想,奥斯卡带着身后的克里特弓箭手和投石兵从军营侧翼向战场走去;此时,太阳已从东方慢慢升起,天与地之间仿佛只是一步之遥。战场上的鲜血淋漓没有让奥斯卡感到恶心或者害怕,现在的奥斯卡只是沉浸在属于斯巴达的荣耀中。

打扫战场的工作交给了没有沾血的希腊长枪兵,斯巴达们在古莫斯的带领下正昂首站在旁边看着民兵和农民们缓慢的移动着。所有俘虏都在斯巴达的目光中战战兢兢,就连受伤的俘虏也不敢呻吟的稍微大声,生怕惹怒了这群杀神。

来到战场的奥斯卡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和古莫斯眼神交流了一下对古莫斯点了点头;此时,半个小时前还属于哈马卡军团的军营已经成为了奥斯卡军队的俘虏大营了。在留下古莫斯带领军队看守俘虏之后,奥斯卡就率领着斯巴达们杀向卡拉里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