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5章 三个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看着众人都好奇盯着自己,梁远摆了摆手,笑着説道:“老鲁的去处,不可説、不可説”

“此路不通。老祁还是另想办法吧。”梁远看着祁连山説道。

“老鲁被远大少否了,适当的人选暂时我就找不出来了,不过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这几年远大少给中建三局不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优质项目,像柏林的联合购物中心,不光是目前整个中建系统在海外的最大项目。同时也是中建成立以来最能拿出手的建筑,由于我们的原因,三局的盈利能力要远远过中建下属别的建设局。”

“因为分配上的种种原因,三局打算从中建系统中独立出来的意愿相当强烈,虽説中建也有心将三局打造成精干的攻坚团队,但是中建禸 部的反对意见很大,主要理由就是三局的设备是集团买的,三局若是带着设备独立出去,中建的施工能力会下降一大块。”

梁远听到这里到是明白祁连山的思路了,在八十年代,限于共和国人口的规模庞大,许多国企对设备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对熟练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

而且由于建筑行业也没什么高不可攀的门槛,也直接导致了中建的融资能力不强,中建走向海外的时间和市场化程度,一直是共和国国有大型企业中最早和最高的,在八十年代初期就进入了香港市场,不过直到中建依靠自身的努力连续盈利近十年后,才获得了在香港上市融资的资格。

“老祁,我明白你的打算了,中建若真能把三局独立出来,我们注资三局也是个不错的买卖,这样,老祁把罗马尼亚项目还有长白岛后续的一系列项目打包,当作合资的筹码和中建谈判,至于股份能对半开最好,若是不能对半达到三成以上也可。”

梁远自打从民主德国引进了s25双层客车和243型电力机头之后,整个公司的建筑工作就没停过,别的地方不算,目前光长白岛上华晨动力的生产基地建设,至少要持续三年左右。

若是梁远成功的把b客机生产线搞回国,整个集团的建设工作维持个七年八年的都不算稀奇,梁远把这个当成筹码也算是给想独立的三局打了一剂兴奋剂,只要能独立出来“钱途”就在眼前明摆着呢。

“远大少,单单罗马尼亚那个人民宮的项目就差不多十个亿,别説中建本来就有心把三局独立出来,哪怕是原来没这个心思,光冲这个项目中建都会主动成立新公司的。”

“股份对半开已经是我们优待他们了,否则以我们和三局的良好关系,自起炉灶的话多了我不敢保证,四分之一的人还是能挖来的。”祁连山大笑着説道。

中建三局这两年来,单从远嘉这边获得的营业收入就过了4个亿,而在过去的两年里,下属2o多个工程局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全部的营业收入也不过3o亿而已,算上其他项目的收入,中建三局足足扛起了整个公司营收的五分之一还多,产生独立的念头是在正常的不过的了。

梁远笑了笑,却没多説什么,对于梁远来説和中建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后自己在民用建筑上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得到中建这种巨无霸国企支持,否则,梁远早就捡起老本行了,哪会给中建欠自己人情的机会。

腊八过完,从梁远这边得到准信的祁连山先给中建三局的老同学去了电话,谈了远嘉注资中建三局的意愿,然后又飞赴罗马尼亚同尼库齐奥塞斯库,商讨b客机剩余物料的事宜。

由于前不久共和国和越南政府在北平正式签署了中国南海宣言,使得共和国支diǎn计划所获得战果得到了明确的确认,战备等级下调后,宁雷终于获得了少有的假期,只是限于身份不好出国,唐婉决定过完腊八带着已经玩疯了的两个小丫头提前回国。

一月二十二日,送走了两个小丫头的梁远,终于腾出时间跟随刘文岳一头扎进mpc75客机的合作谈判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diǎ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