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重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万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种能让后世小资羡慕的流口水的装修,放到如今的柴老身上,却一点他的注意力都没吸引到。

柴老推开门一pg坐在沙发上。迫不及待的就喊道:“好了。现在你总可以说了吧”

胡文海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进了办公室。熟门熟路的先泡了两杯茶放到茶j上就算柴老不喝,他估计一会儿自己也要讲的口g舌燥。咱们胡总,在这方面是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

“好吧,那我就简单说说。”

胡文海清清嗓子,点头道:“我先说一点我的意见,柴老您自己判断。以现在的趋势来说,东北的经济,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衰落下去。我是个东北人。您要说我有s心也好,站在我的角度,很难眼睁睁的看着这个过程发生。”

“东北会衰落”柴老若有所思,他这个层次的人,已经可以看出j分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了。

“东北很难不衰落,国企活力降低,资源枯竭,人的意识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东北商业环境太糟糕,企业的生产成本无法与南方竞争。淘汰东北的低效率产能。在关禸 重新进行一次工业化过程,这是大势所趋。”

胡文海诚恳的说道:“也就是说。当前东北的经济或许还能维持,但未来必然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我的计划要求不高,请给我们一个机会,至少让我们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重新跑一次吧”

“这个课题太大,我恐怕无能为力”

“不,柴老的支持非常重要”胡文海说的斩钉截铁:“如果我的计划实行起来,恐怕压力并不会小了。没有您来坐镇,就怕会功亏一篑啊。”

中船如今是胡文海最可靠的基本盘,他无论如何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手。中船的未来离不开他,而他的未来,何尝不是离不开中船的支持。

“好了,我先来说说我的计划。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乌素露天煤矿,这里的煤炭储量丰富,品质高、开采容易。如果能够建设一条铁路,将乌素煤矿的煤直接运到渤海省,一部分用于出口,另一部分则留下来用于发电和矿冶,这对渤海省的经济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的计划是,这部分产能不走计划,而是敞开了向集t经济和乡镇企业供货。但是有一个问题,钢铁产量不足。”

如今别说渤海省的钢铁产量不足了,全中国的钢铁都是求大于供。谁手上有计划外的钢铁,那是要顾客求着才会卖出去的。

有煤,只是解决了能源问题。钢铁厂的原料呢未来的鞍钢矿米分都是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际上进口,自身的铁矿产量完全供应不上生产的需求。

“那你的意思是”柴老点头,像是同意和胡文海的想法。

“拆船。”

胡文海正se道:“咱们不仅要造船,为了钢铁产量,还得要经营拆船。拆下来的钢铁,可以回炉重新冶炼。除此以外,中船以后肯定也不会缺少外汇,可能会请中船帮忙进口铁矿矿米分。这样一来,铁道部提供铁路,乌素煤矿提供动力,中船提供铁矿和钢材,或者还可以把鞍钢拉进来,最后我来提供资金和外汇。我正谋求在国禸 成立一家投资银行运作这个项目中国建设铁路投资银行,简称中建铁投。”

中建铁投,这才是胡文海的真正目标。不仅是他说的这个钢铁产能项目,还有海军的对苏贸易,或许会有的打飞机项目,九十年代后加速东北的s营经济发展,规范化东北的商业环境。很多他使不上力气的项目,有了这个平台之后,他就有了参与的资格。

柴老听的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说道:“你打算在国禸 成立一家银行”

“投资银行,不对大众吸收存款的投资银行。和美国的高盛有些类似,但金融se彩要淡的多,主要是定向吸收投资,然后向一些商业项目提供贷款或者融资和投资。”

柴老紧皱眉头:“这也不太容易吧”

胡文海点头:“很难,或者说,非常难。”未完待续。

p:  哎没想到编辑的速度这么快,竟然刚说一声这就把名字给改了。和大家通报一下,今天开始,本书就改名叫帝国重器了。大国重器之上还有帝国重器,主角要参与的这些大玩具,乃是成为一个帝国必不可少的国之重器,故名帝国重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