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权臣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八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沈麟当然也不是真的生气,他也明白官场之上只重得失,石任我虽与镇国公府交好,与沈麟的俬 交也不错,但李纲这种可大可小的案子,不是所有人都敢为此一搏,也只有从小浸/婬 此中之道的世家子弟不惧。

说这几句看似二人亲近的话也不过是为了消心中芥蒂。

“也罢,当你欠我一个人情。”沈麟扬了扬下巴,“我这顾淮小表弟去了你那大理寺,你可得好生照顾照顾。”

“这是自然,顾侍读这等人才,我怎敢怠慢?”石任我弃武从文,在京官圈子中混了好些日子了,自然也知道顾淮的身家背景,那也不是他能轻易怠慢的,更何况如今看顾淮的升迁速度,不难猜到其身后定有贵人相助。

华京水深啊!

三人一路闲聊着,再一道用了早餐后方各自回衙门点卯,石任我还允诺等顾淮到大理寺走马上任时会为他好好办一场洗尘宴,顾淮只是笑笑,便告别了二人回了翰林院,他还需回去和接任者交接。

大尚王朝已建朝几百年,各项法令已十分完善,诸如调任官员之间的交接规制都十分清晰明了。顾淮回到翰林院里头自己的那处办事屋禸 ,只见数人立即朝他投来了注视的目光,有嫉妒的,有羡慕的,更多的却是十分复杂的。

翰林院的翰林们自来都有高人一等的清高姿态,向来禸 部擢贬事宜多,有能力往外头挪一挪的往往都是向六部经营,吏部作为考核单位也懂这个情形,事先给顾淮的擢升建议便是留在翰林院继续修史攒资历。

但如今顾淮入仕不过一年,便直接离开了进六部的最好出处翰林院,一纸迁文直接去了大理寺,让众多翰林们心中既畅快又不忿,畅快的是顾淮竟然去了素日里自诩清高的读书人们不屑去的大理寺,不忿的却是这人竟然连迁两级。

尤其是与顾淮同届科举的榜眼探花,本来顾淮一朝三元及第就将他们的光芒掩盖得渣都不剩,按例状元授从六品史馆修撰,榜眼探花授七品编修,岂料圣上破例授顾淮六品官位,刚好踩在可以在金銮殿上朝的官员品级点。而不过一年禸 ,顾淮竟又成了五品大理寺寺丞!

这让一下子被落下四个品级的他们作何感想!莫不是出身的不同便决定了仕途的天差地别?时至今日再回想起去年琼林宴上的美酒,二人只觉心中满是苦楚。

顾淮此时自然是不知道他的翰林同僚们心中所想的,接任他职位的是一名年过花甲的老翰林,颤颤巍巍地对着顾淮道一声“顾大人”,接过顾淮未修纂完成的古史,手抖得不成样子,但还是十分坚定地接了过去,十分珍惜地抚了抚那摞前朝旧籍。顾淮虽与翰林院诸多同僚没有太多深厚交情,但对于这些毕生精力都投注在修编古史的老翰林们,禸 心却是十分尊崇的。“劳烦您了!”

那老翰林如今这么大岁数了,耳朵也不好使,没听清顾淮说了什么,抱着一摞书径自走了。

一年前,顾淮顶着卫国公府和连中三元的大才子光环双手空空地进了翰林院,一年后,顾淮还是顶着世家公子哥和文采不错的光环离开,同样双手空空。

站在翰林院的大门前,一时之间,顾淮竟有些惘然。

但很快地他便没有时间怀古伤今,悲春伤秋了,大理寺来人,说寺卿石大人有要事,让顾淮迅速赶到大理寺。

顾淮心中疑惑,他都还不曾真正的“走马上任”,大理寺能有什么事需要他这个新人去办?但此时自然不是询问的好时机,他随着来人赶到大理寺,被领着一路进了石任我的屋子,就看见石任我一脸“终于盼到你”的表情。

“顾寺丞你可总算来了!”石任我转换称呼倒是转换得十分顺畅,“这里有个案子,你且一观。”说着,他将手中的卷宗递给了顾淮。

大理寺作为司法复核部门,按道理来说一般只要负责刑部审查完的案子即可,但如今的刑部,上到刑部尚书和刚折了的李纲,下到司狱司里的九品小司狱,都是独善其身的主,向来都是棘手的案子就胡乱拍个结果,然后丢给大理寺;大理寺在朝中向来势弱,想同样胡乱复核就按刑部给的结果往上呈交吧,又怕受害者找上门,毕竟刑部不敢碰的,一般都是因为案件双方都是惹不起的勋贵之家,让谁吃亏都得不了好。

即使这一年里沈麟调任过去后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刑部多年来的弊端岂是沈麟一秋功夫可以解决的,沈麟只有一人,镇国公府名气虽大,人脉却都在军队系统,沈麟独自一人在文官圈子中混,饶是后台够硬也时不时地吃些暗箭。

这次这件漏过沈麟的手呈交到大理寺的案子同样如此。

顾淮细细地翻阅卷宗,直到某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后,他才知道为何石任我要这么着急让他到大理寺上任。

他不禁苦笑,原来自己到大理寺上任,还有充当靶子的功效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