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0、赵太后怒告李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赵太后催促:“汝等也商议半天了,快点开审此案!”

蒙毅还是专业,他只得提醒赵太后赵婉和赵高,“赵高,你状告当朝长史,可有人证?若无人证口供,你提交的物证,也无法去证明确有此事呀?还有,你说那勾引你的年轻人,其真实身份是枢密府的人员,这也需要人证。涉案人员还需要你当庭指认、对质。那枢密府只在咸阳,就不只有1000多人,若是都叫到这里让你来指认,也有困难啊!还有,这涉案人员是否是听了长史的指使,也还要抽丝剥茧、耐心梳理,才知端倪啊。”

赵高连忙答道:“大人,小人有人证啊!有两个人,商贩董义府和工匠何安!”

蒙毅答道:“那好吧,先叫人证前来。--来人,去将董义府和何安拿来询问!”

不多时辰,混沌摊主董义府和青铜铸造场工匠何安拿到。

首先讯问董义府,蒙毅一拍惊堂木:“堂下小民,你是何名姓,作什么营生?”

那董义府何曾见识过秦国廷尉府--“最高法院”的赫赫威势?早吓得瑟瑟发抖,面如土se ,裤裆里渐渐湿润起来。(赵高也是第一次,之前的案子,都是“基层法院”审理的。)

“小--小民--民--叫--叫--混沌。”董义府战战兢兢。“不,不,不--俺是摆混沌摊--卖混沌--的--混沌--不,---董义府。”一句话打了一溜儿喯磕。

“你不要怕,只管将事情经过,细细讲来。若是敢胡言乱语、诬陷官员,你应当知道是何等后果!”

董义府看看赵高和赵太后,渐渐止住了上下牙齿的碰撞、身子也不筛糠了。“小人那日受赵公子所托,跟着那名白衣男子,一直看着他进了枢密府的大门,才回来。”

“只有一人吗?”

“不是,那白衣男子在半条街外打了个口哨,又有5、6个佩带刀剑的人,从附近跳出来,跟他一起去了枢密府。”

“你可曾看清楚那人模样,再见到此人,汝还能否辨认出来呢?”

“这个我说不好。”

赵高插话:“我能!”

蒙毅继续询问工匠何安:“大胆何安!这只铜鼎上面的文字,是不是你篆刻的?”

何安抖作一团:“的确是小人所为!但小人冤枉啊,那可是枢密府,让小人干得呀!小人不敢不做。”

蒙毅眼睛一亮,心说,“李斯,我看你往哪里跑?”,赵太后也长舒一口气。

“汝将详细经过,耐心讲来。--记录!”

何安回忆说:“那还是两年前--”,赵高听了差点跳起来,“什么?狗日的李斯,两年前就准备好给老子下套啦!”

何安继续说道:“一天,青铜铸造二场的场长郭槐,陪着一名男子到工棚来找我,就拿着这只小铜鼎。那男子问我能不能刻赵国文字,我说没问题。来人就给了我一卷竹简,让小人给篆刻上去。我一看,那段文字是祭祀敌国将领赵汶的,就推说不敢刻了。但来人亮出身牌--枢密府,说是有机密事情,让小人不必担心,只管去干好。小人就干了,最后还给了小人2两银子的报偿,那银子上也有印记--“寺工七二八,银子小人一直未动用,还在家里面留着。”

蒙毅命人调来大司徒两年前核拨钱币的账簿记录,果然发现带有印记--“寺工7--28”的银两,是定向核拨给枢密府来使用的。李斯及枢密府的嫌疑越来越大!

“郭槐何在?”蒙毅问道。

下属回复蒙毅,“那铸造二厂的郭槐,上个月在渭河里游泳,意外淹死了。”

蒙毅:“复查郭槐死因!看有何人当时在场,真相如何?”

众人闻听,联系案情,不觉后背发凉。心想这李斯,也忒歹毒啦!

蒙毅暗下决心:并案侦查,一定要揪住李斯的狐狸尾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dd>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