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6、南征北战(2)廉颇的焦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清入关之初,多尔衮令清军不得进入bei jing,收敛厚葬名崇祯皇帝并优待前朝遗臣,此举与李自成的胡作非为形成鲜明对比,迅速邀买了民心。多尔衮看了大明宮室的惨状,得出一个结论:汉族人大多是没有礼义廉耻的畜生,杀杀杀!

随后几年,满清颁布“剃发易服”令,清廷明令清军所到之处,限全体汉族人10ri之禸 尽废明朝衣冠,依从满族剃发垂辫、着马蹄箭袖的服饰习俗,违抗者处死,残酷的屠杀致使汉族人口锐减了几千万人、酿成了血流成河的历史大悲剧,李自成实在是祸端的肇始人。

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宮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yu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这段记述很真实,后世有很多李自成出家当和尚的传言,恐怕皆属妄言。依照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恶行招致天人共愤的情况,若想安然归隐实在是一种奢望。

姚雪垠原来是在创作小说《太平天国》的,写着写着不敢继续写下去了,为什么?离不开邪教愚民、蹂躏妇女、自相残杀,他怕在特殊政治气氛下引火烧身!打听着高层嫌有人将李自成写的缺点太多,姚雪垠如获至宝,立即开始着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于是李自成、张献忠的形象被修饰的逐渐伟大起来,渐渐远离了历史的真相。------在某种程度上,所谓历史就是狗屁。关键要看历史是谁写的,是怎么写的,那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廉颇没了主见,想进邯郸城面见君王,却连城门也进不去了。

没办法,廉颇只得写了加急书信派人给城中送去,通报消息并向君王索求颁发兵符给他,可是使者去了却杳无音信。

邯郸城中发生了何事?

原来,赵孝成王率领群臣祭司过宗庙返回宮中议事,勒令三个儿子继续守着祖宗的牌位反省。<平君、平都侯、太子赵偃大眼瞪小眼,哥三个相互埋怨正写悔过书呢。

太子赵偃年纪最小,他主动对两个哥哥说:“父王无非就是怕我等争着嗣位,生出什么乱子来!这个好办,我放弃!你们两个就看着办吧。ri后甭管谁当了赵王,给小弟在外面赏给一片封地、留一条生路就得了。”

&nbs平君最大,俺也退出。”<平君暗喜,嘴上却说:“天生万民,有作其君。能行仁义者王之,吾怀孝悌之心,不敢遵从两位贤弟的主意,还是父王让谁担当就担当吧。”</dd>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