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二十七章 伟人的决意(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伟人闻言却弹了弹烟灰笑道,“的确,当年中央苏区兵民比例超过:50之后根据地的经济就吃不消了,而且新兵的战斗力也很成问题。但早在抗战初期小胡就跟我谈过这个问题,据他说,大部分列强在经济上都能够承受:20甚至:0的兵民比例。因为他们工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也就高,所以能够维持更高的脱产人口比例。而且列强因为预备役制度完善,很多平民在入伍之前就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因此即使大幅扩编,官兵军事素质下降的幅度也不会太大。而据育英同志之前发来的电报来,现在的豫西已经拥有三百万产业工人(含建筑等低技术工种和国营农场禸 的农业工人),城镇人口超过五百万,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和日本相比已经相差不远(注),考虑到识字率暂时还有差距,整体来应该与日本相当,因此维持:0的兵民比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至于新兵的战斗力,就更不必担心了,据育英同志报告,目前光是豫西一地,民兵总数就超过了三百万,半脱产的基干民兵也有40万之众,另外还有完全脱产的地方守备部队与武装警察合计不下0万人”

说了一会儿伟人愈发谈笑风生,“其实,当初中央苏区的红军新兵战斗力太差主要还是因为没子弹训练,当时连正规部队每人平均都只有几发子弹,何况是民兵赤卫队?我记得当时的民兵训练也就是练练姿势,一年能够打上一两发实弹就已经很幸运了,而据育英所说,豫西边区仅仅今年上半年的民兵训练中就用掉了亿5千万发子弹”

“子弹的消耗量居然比我们八路军还多?这个我怎么不知道?”,朱老总虽然是位心胸宽广的长者,但听到这里脸se 也多少有点不豫。

“这是书信中顺便提到的,等到来年春天中原边区向中央汇报今年工作的时候,大家肯定都能到。”,太祖连忙进行了解释,又借机再次阐明自己的观念,“比起训练现有的正规部队,民兵的建设更加重要,我们中国工业薄弱、农业落后,如果连地大人多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还怎么能够赶走包括日本侵略者在禸 的列强,赢得国家自主和民族独立呢?”

注:投资巨大而高效是一方面,几年来一直努力普及教育是另一方面,技工速成的办法更是收到了奇效,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抗战以来从沦陷区城市营救出来的一百多万人口与总数已经超过二三十万的归国华侨青年几乎都集中到了这里,前者之中受教育的比例较中国当时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高出很多,而那些华侨青年更是几乎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等于是集中全国之力建设半个省,跟历史上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台湾情况类似,效果不明显才怪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