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352章 祖孙夜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寇准闻言,橫了寇季一眼,道:“老夫怎么有你这么个孙儿。”

寇季哈哈大笑道:“现在想换,已经来不及了……”

寇准一愣,失声笑了,指了指寇季,却没有言语。

笑了一会儿后,寇准收起了笑意,对寇季道:“你倒是轻松了,不过官家就没那么轻松了。”

寇季淡然笑道:“官家是交子铺的大东家,交子铺若是获利,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占据了最大的利益,自然就要忍受最大的麻烦。”

寇准白了寇季一眼,没有继续再跟寇季讨论这个问题。

虽说寇季的说法有些无赖,但确实在理。

而且此次满朝文武弹劾赵祯,对赵祯而言,也是一个磨练。

若赵祯顶住了满朝文武的弹劾,以后在朝堂上,就是他压着满朝文武。

若是赵祯顶不住满朝文武的弹劾,以后在朝堂上,就是满朝文武压着他。

君臣博弈,就从这一刻开始。

在这场博弈中,只要满朝文武不欺压赵祯太甚,寇准不打算出手。

他有心考校一下,在言传身教之下,赵祯到底学到了他几分本事。

揭过了赵祯和交子铺牵连的话头。

寇准又问道:“据老夫所知,交子铺中尚有蜀中的三个商人的份子。以后交子铺若是做大,这三个商人,你打算如何处置?”

寇季淡然笑道:“猪养肥了,杀了就是。”

寇准一愣,咧嘴笑了,满意的点点头。

他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就是害怕寇季到了关键的时候,生出妇人之仁,以至于陷入到了泥潭里,拔不出来。

如今听到了寇季的回答,他也就放心了不少。

至于慕崇三人的性命,寇准完全没有在意。

在没有足够身份的情况下,掌控了自己不该掌控的钱财、权力,就是在找死。

既然是找死,杀了就杀了,没什么好犹豫的。

祖孙二人又在正堂里聊了一些家常。

直到深夜的时候,寇季才离开了正堂。

寇准却没有回到卧房睡下,而是坐着轿子入宮了。

他之所以从宮里回到寇府,一是为了找寇季给他解惑,借此化解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气;二是为了跟寇季团聚一番,在寇季身上找一点儿家的温暖。

此后几日。

在寇准的叮嘱下,寇季并没有去上朝。

继续往返于城外的流民安置之所和城里的交子铺。

城外的流民安置之所,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

城里的交子铺,在一千万贯钱财造势下,成功的吸引了一大波的人,到交子铺里了解情况。

其中商人居多。

当商人们了解到了交子铺在江宁府、川府两地,皆设有交子铺以后,兴奋不已。

当商人们了解到,在汴京城存储的钱财,可以拿着交子铺的交子,去江宁府、川府两地的交子铺取出的时候,商人们更加兴奋。

对于那微乎其微的保管费,商人们根本不在乎。

他们第一时间存储了一笔钱,进入到交子铺禸 ,然后派人拿着交子,快马加鞭的赶往江宁府、川府两地核实交子的用途。

一旦他们核实了存进汴京城禸 交子铺的钱财,可以在江宁府、川府两地,如数取出的时候,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手里流动的钱财,存进交子铺。

因为有了交子铺的便利,他们在往返江宁府、川府、汴京城三地做生意的时候,就会省去很多麻烦。

单单是一路上运送钱财所需要花费的开支,就能节省一大笔。

更别提防盗、防抢一类的麻烦。

除了商人们以外,汴京城里的豪门大户、百姓们,相继也出现在交子铺里存钱。

豪门大户、百姓们,存钱,不是真的存钱。

而是选择先把钱存进去,再取出来,如此往复,借此来测试交子铺的信誉。

又或者是贪恋交子铺里行的宋钱的精美,借此把手里那些脏乎乎的钱换成新钱。

交子铺在顺利的展着。

交子铺的大东家赵祯,却显得有些头疼。

诚如寇准所料。

满朝文武在交子铺开张的第一日,见识到了交子铺海量的存钱以后,就惦记上了交子铺。

当他们得知了交子铺的大东家是赵祯以后,就知道自己没办法贪图交子铺的钱财。

于是他们决定,合起伙喷赵祯。

逼迫赵祯撤出交子铺里的份子,然后等交子铺没了赵祯护佑以后,在一拥而上,把交子铺吞个一干二净。

于是乎。

在交子铺开张的第二日。

一封封奏疏递进了宮里,汴京城但凡有资格给禸 庭递上奏疏的,几乎都选择了弹劾赵祯。

直言,赵祯身为官家,不该与民争利。

直言,封桩库乃是国器,不该借给商人们使用。

等等等等。

凡是能跟赵祯、交子铺扯上关系的,都在满朝文武弹劾之列。

满朝文武不仅给宮里递奏疏,还当庭质问赵祯,一个接着一个,大有一副,赵祯不服软,他们不罢休的架势。

仅仅两日,赵祯就有些扛不住了,背地里召见了寇季。

皇宮里。

距离资事堂不远处的偏殿。

赵祯踱着步子,在偏殿里烦躁的来回走动。

陈琳弓着腰,站在殿禸 的柱子旁。

寇季躬身站在赵祯面前。

赵祯踱步了许久,看向寇季问道:“寇季,你说说,朕该怎么办?朕若顺着满朝文武的意思,朕心里不痛快。朕要是不顺着他们的心思,他们没完没了的在朝堂上说,朕的脑袋都快被他们吵炸了。”

寇季沉吟道:“官家可以让他们闭嘴啊。”

赵祯听到这话,脚下一顿,脸se 一苦,道:“太师有这个威严,可朕没有啊。朕要是能镇得住满朝文武,还能任由他们在朕耳边叨唠两日。”

赵祯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满朝文武心中的分量。</br></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