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荡皇帝秘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浪荡皇帝秘史-第31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萧若何尝不清楚他们的震惊,也不多作解释。

皇帝越是轻描淡写,众臣就越觉得高深莫测,联想到不久前皇帝御驾亲征歼灭契丹铁骑的战绩,无不惊畏有加,看皇帝的眼神都变了。

长江水师统制陈其、副统制刘寻福,率一众水师将校上前叩见皇帝,山呼万岁。

萧若见统制陈其老态龙钟,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心下微有不快,问道:“陈爱卿,你今年高寿几何啊?”

陈其颤巍巍躬身,嘶哑着声音道:“回皇上,托皇上洪福,老臣今年七十有三。”

萧若微一沉吟,道:“陈爱卿年事已高,早该回乡颐养天年了,见爱卿如此年迈仍在为国事艹 劳,朕于心何忍?传旨,赐陈爱卿黄金二百两,良田百顷,准陈爱卿告老还乡。”

陈其怔了怔,到此地步,不管他愿不愿意,也只得叩首谢恩。

萧若瞄了副统制刘寻福一眼,见他体态宽胖,白面无须,年约四十出头。此人也是个饭桶,要不然,当初就不会在川中时、被反贼一把火烧得长江水师元气大伤了。

萧若忍住心头厌恶,道:“着长江水师副统制刘寻福,升任统制之职,新招安的鄱阳湖水寇之首阮飞龙为副统制,原鄱阳湖水寇全数编入长江水师……”

第十九章 庐山探宝

刘寻福大喜,赶忙叩首谢恩,他早就对统制之位虎视耽耽,可陈其那糟老头子硬是霸着位子不走,没想到皇帝一见面就把他给撵走了,只觉当今少年皇帝英明神武,虽古之明君圣主不能相比。他自然不知道皇帝的真正意图。

阮飞龙也急忙大步上前,与刘寻福并排跪倒谢恩。

而后,阮飞龙与各高官显贵相见叙礼。这些朝廷重臣们多是世家大阀出身,对科举出身的官员都大加排斥,何况他这么个江湖大老粗,打心眼里瞧他不起,不冷不热敷衍一两句便罢。

阮飞龙称雄一方多年,心高气傲,何尝又瞧得起他们,心下暗暗不快。

萧若对刘寻福微笑道:“刘爱卿,朕这个阮老哥本领是极好的,但他初入官场,很多规矩不懂,你日后要多多提点提点他。”

刘寻福暗吃了一惊,没想到皇帝对此人以兄弟相称,看来此人与皇帝关系非同一般,当下没口子的应了。他暗自盘算这人搞不好是皇帝心腹,日后水师诸事多多由他作主便是。

众臣听在耳里,对阮飞龙轻视之心大为收敛。阮飞龙自然更对皇帝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船队浩浩荡荡逆流而上,下午未时前后,回到清风渡南岸,皇帝率众人登岸。

留在岸边的御林军将士见皇帝平安归来,无不大声欢呼。皇帝短短一日间收服水道两大帮派的事迹早已不径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将士们怀着惊喜的心情彼此传告,口口相传时不免添油加醋,修饰加工,自是人言言殊,越传越是玄乎。御林军将士们均随皇帝参与过歼灭契丹铁骑之战,这会儿更是对少年皇帝敬畏交加,以前那个荒唐胡闹的小昏君形象,不知不觉中被他们所遗忘。

两千多水寇并入长江水师,诸般琐事繁多,今日全军便在大江南岸的江州城休整一日,明日再行启程。萧若把一干林林总总之事统统交给众臣处理,他昨夜一整晚没睡,忙碌时还不觉得如何,这会儿一坐下来,全身放松,顿觉困意袭来,浑身疲乏倦怠,艹 艹 用了些御膳,沐浴一番,然后倒头便睡。

众女也同样累了,也自不来纠缠皇帝。

次日一早,大军启程,继续南行。过江之后,距离庐山已十分近了。

到黄昏时分,大军进入庐山地界,便在山下扎营,准备明日进山。

夜里,临时御帐中春光无限好,皇帝南行这些日子,一直是铁寒玉与韩妃等五女轮流侍寝。萧若如今是猛男了,龙精虎威,每晚都要留下三人侍寝,夜夜春宵,艳福无边,不在话下。

铁寒玉一开始还别别扭扭,不愿与其他女人一块儿侍寝,被萧若甜言蜜语半哄半强迫当五女的面欢好了一次,她自觉无颜,在五女面前再也矜持不起来,只得认了,这些时日下来,倒也与五女打成一片,让萧若享尽齐人之福。韩妃等五女对她这位武艺高强、英姿飒爽的大姐姐也是尊敬有加。

萧若每晚临睡时让六人抽签,抽到留下的三人留下,其余三人等明晚轮换,到后日时再重新抽过。当真不亦乐乎。

倒是那个神秘枕头,自第一晚发生了些不可思议的事之后,再也无甚异状,与寻常民间人家用的枕头别无二致,让萧若诧异不已,背地里暗自苦笑:“难不成这邪门的枕头也跟21世纪有些日用品一样,是一次性的?”

今晚多了个阮江燕小妹妹,她今年才十六七岁,对男女之事似懂非懂,要是萧若面带滛笑向她逼近,她铁定会像世间一切未经人事的青涩少女一样,羞人答答怯生生逃避。可这时见她们六女都往御帐里钻,她芳心里大是不忿。

她从小养成了一副争强好胜、蛮不讲理的性格,见她们进去,不甘人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风风火火冲了进去。帐外侍立的太监宮女们见是她这昭仪娘娘,自然不敢阻拦。

yuedu_text_c();

御帐禸 正自红烛高烧,春光旖旎,萧若左拥右抱,好不快活。

突然见她冒冒失失闯了进来,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韩妃抿嘴笑道:“哟,咱们怎么把她给忘了,这小妹妹可是皇上新封的嫔主呢!”

萧若有些好笑,道:“小妹妹你跑来干什么?你懂得怎么侍侯男人吗?”

“我……你……”阮江燕小妹妹涨红了小脸蛋,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韩妃等五女发出一阵叽叽格格的娇笑,铁寒玉生性正义感十足,虽对阮小妹妹这出生贼窝之人绝无好感,但见她此时受窘,心有不忍,柔声道:“皇上,这小妹妹似乎是小了些,您是想今晚就收了她呢,还是过段时日再说?”

萧若朝阮江燕笑道:“去去,有空找宮女们多学点规矩,我们不日就要返京了,宮里可不比你的鄱阳湖山寨,规矩多着呢!你好歹也是个嫔主,一举一动,多少双眼睛都在看着,你要是再胡乱撒野,给太后或皇后知道了,有你好果子吃!”

阮江燕小姑娘嘟着小嘴“哦”了声,跺跺脚,一溜烟的跑了。

萧若便拿出一个小竹签桶,吃吃笑道:“来来,咱们来抽签,朕今晚要留下四人,抽得数字最大的四个人留下侍寝。童叟无欺,一切全凭手气,哈哈哈……”

“万岁爷真坏……”美人们一齐娇嗔不依。

春宵苦短,不觉东方之即白。

翌日一早,皇帝率一众重臣随从,及五千名御林军将士,徒步进山。

庐山,古称匡庐,位于江州城南,东濒鄱阳湖,北临长江,谷深峰险,山势雄奇,山中群峰林立,飞瀑流泉,云海弥漫,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萧若此行政治目的明确,无心赏玩风景。他率领众人登上一座山颠,举行了个简单的祭天祭祖仪式。随后率众人来到一处僻静山谷,他在周围转了半天,忽然指着谷底一片翠竹林道:“此间即是太祖皇帝托梦给朕时,赐朕宝物之处。来人,给朕挖地三尺,起出宝藏!”

御林军将士们略一犹豫,便在御林军万户郭大虎的带领下,上前大肆开挖起来。此事虽听着怪玄乎的,但既然皇帝有命,不管对与错,他们也只有先干了再说。

众臣在一旁也无不心里犯嘀咕,对这玄乎邪门的事,既不能全信,也不敢完全不信,他们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也有人暗自幸灾乐祸,要是最终什么也没挖出来,且看皇帝怎么收场吧!

萧若在南巡路上就已把藏宝地图看了无数遍,早已深深的印在了脑子里,所以一路上并不曾拿出地图对照地势,让旁人难免感觉高深莫测。他照地图所示,一路找到这偏僻山谷,显示这片竹林底下正是藏宝之处,绝无差错,便下令大肆开挖。

数千名御林军将士有的用锹,有的使锄头,埋头猛挖,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干着。

萧若在一旁观看,忽然心下也隐隐有些不安,要是什么也没挖出来、要是太祖皇帝的宝藏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那自己又该如何下这台阶?今番之举必会成为全天下臣民的笑柄!

众人各怀心思,静候挖掘结果。这一挖,直挖到日头西去,数千名御林军将士把这一片土地都翻了一遍,却是一无所获。

众臣提议今日暂且罢手,明日再继续挖。萧若力排众议,命人点起火把,让将士们继续往地下深处挖。好在人手充足,一批人累了,便换一批,挖掘一刻也不停。

到夜渐深沉之际,猛听一个将士一锄头下去“当”的一声脆响,似乎碰到了地下什么金属之物。

所有人莫不精神大振,拥过去集中开挖,不多时,一只大铜箱子呈现在众人面前。

一个将士跳进坑中开箱子,铜盖开处,顿时九彩绚烂,一片珠光宝气,在跳跃不住的火把光芒照射之下,越发夺人眼目,不可直视。但见箱子里堆满的尽是五颜六se 的宝石、又大又明澈的珍珠、红得滴血的过尺珊瑚……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古玉珍奇,金玑珠翠……凡此种种,此一箱子奇珍价值连城,便是在皇宮禸 院也不多见。

所有人都看得呆住了,好一会儿,方才暴发出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万岁”“万岁”之声在山野丘壑间回旋激荡,久久不绝。

众臣及将士们再也没人胆敢不信了,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千百年来被神化了的天子身上,更蒙上了一层宿命se 彩,他们无不对皇家天威既敬且畏。

萧若意气风发,清声朗朗道:“太祖皇帝赐朕的宝藏绝不止此!将士们再挖,给朕狠狠的挖,把这一带统统给朕挖个底朝天,明日朕重重有赏……”

第二十章 中兴可期

“太祖皇帝赐朕的宝藏绝不止此!将士们再挖,给朕狠狠的挖,把这一带统统给朕挖个底朝天,明日朕重重有赏!”

众官兵轰然应是,既然已有了结果,个个干劲十足,精神百倍,誓要把地下所有宝藏尽数挖掘出来。

众人在亢奋之中,不觉时光匆匆易过,整整挖了一夜,一直挖到残夜将尽,天蒙蒙亮时分,将这一带地皮都挖了个面目全非,总共挖出了铜铸大箱子十个,每个箱子里都如第一个箱子一样,装的满满都是金玉珠宝,璧翠珍奇。

yuedu_text_c();

众臣大致估计了一番,丞相赵牧恭声禀道:“皇上,这些珍宝总价值约莫在三四千万两银子上下。当真是天佑我朝,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臣等贺喜皇上!”众臣齐齐下拜,将士们也随之哗啦啦拜倒。

萧若不由自主倒抽一口冷气,暗忖:“好乖乖,三四千万两银子,相当于朝廷两三年岁入总和……朕发了!”他两手高高抬起,冲虚空一抱拳,满脸庄严肃穆,语气铿然道:“多谢老祖宗了!”

当下,众人下山返营,将士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方才把十口笨重的铜箱子扛回大营。

大营中留守将士们看见真的起出了巨额宝藏,暴发出阵阵欢呼。皇帝下令今晚大开庆功宴,随同南巡的众人每人俱有一份赏赐。

也就在当日,川中战报传到大营,战报上说廖柄寒率领的朝廷援军在成都城外大败,成都、梓州先后失陷,整个川蜀大地落入叛军之手。原本欢腾的大营,因前线战局失利,蒙上了一层隂 影。

夜间,皇帝招众臣来大帐商议国事。

群臣正为川中战局惊慌失措,又惊又怒,见皇帝端坐龙椅上镇定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好似川中大变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群臣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群臣按官级两排站定之后,纷纷慷慨陈词,痛骂廖柄寒无能,丧师辱国,致使川中战局转眼之间全面恶化,定要将他绑回京城,斩首示众,以谢天下。

萧若心下冷笑不止,川中局势都恶化一两年了,你们早干什么去了?面上却不动声se ,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方淡淡道:“处决一个廖柄寒不难,但处决他之后,你们谁愿领兵赴前线与叛军决一死战?”

此言一出,群臣立时寂静无声,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口,又只有眼巴巴望着皇帝。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自觉的安静下来。

萧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廖柄寒虽有轻敌冒进之过,但仍不失为忠勇之将,眼下正值用人之际,不宜此时降罪,动摇前线军心,命他固守汉中带罪立功便是。”

群臣犹豫一阵,相继点头称善。兵部侍郎胡整出列,道:“启禀皇上,为防川中叛军北上关中,应作速调派援军赴长安、汉中增援才是。”不少人附和此言。

萧若微微一笑,道:“无须劳师动众,量那川中叛军首脑不过是些鼠目寸光之辈,一朝占了川中,就只想着保全基业,安享富贵,并无鸿图远谋,不足为虑。朕猜,江逆派遣的请和求封使者,已在赴京路上了,待我们返京之日,此事即见分晓。”

群臣听得面面相觑,作声不得,他们打破头也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这般有把握,只觉这少年皇帝越来越高深莫测,让人看不透,难以捉摸。要放在几个月之前,皇帝突然这么说,他们只会嗤之以鼻,全当玩童在乱闹;但时至今日,皇帝英明果决,行事有胆有识,此话却不能等闲视之。

萧若目光在群臣面上扫视一遍,缓缓道:“朕今晚招众卿来,并非为了川中战局之事,而是另有重大国策要宣布。”

群臣听皇帝说的郑重,无不屏气凝神,侧耳倾听。

“太祖皇帝在天有灵,赐降巨额财富于朕,如今国库异常丰盈充足,朕反思数年来朝政得失,认为当今天下之所以民变频仍,盗贼四起,关键在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负担太重,每遇灾年,百姓没了活路,只好相聚为盗,揭杆作乱。朝廷派往各处的征剿大军往往疲于奔命,剿不胜剿,并且暴师在外,耗费巨大,朝廷粮饷不足,只有向天下百姓加派饷税,从而又引起更多的民变……是以,朕决意废除这些年来加派给天下百姓的所有苛捐杂税,恢复本朝早先的两税制。”萧若不疾不徐,缓缓道来,其实朝政还有一大弊病他没说,那就是吏制糜烂,这条自然不能当着群臣的面说,否则立马就会人人自危。

群臣听罢,面se 各异,嗡嗡低语一阵,此举关系太大,他们这些朝中重臣此前从未听到风声,颇有措手不及之感。

好半晌,户部尚书崔奢出列,躬身道:“回皇上,国库目下虽然充足,但朝廷年年入不敷出,若突然废除诸般杂税,朝廷收入势必一落千丈,这般下去,纵使以太祖爷恩赐的宝藏之巨,朝廷也撑不了几年。”

群臣纷纷点头附和他的话。

萧若暗说有几年时间就足够了,道:“崔爱卿多虑了,我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实行两税制盖一百数十载,那时为什么国用充足,而今日不足?”

崔奢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萧若微笑道:“此诏一下,天下百姓必会感激涕零,我朝将重新赢得百姓民心。也许今明两年朝廷收入很不好看,但假以时日,待民变盗匪平息,百姓们安居乐业,海清河晏之时,收入将缓缓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征剿之资也将逐步降低,众卿目光要放得长远些。”

群臣一时没了话说,见皇帝坚持己见,便不再多言。

“此事无须再议。拟诏,明日传遍天下!让全天下臣民欢呼吧!”萧若大声道。

群臣应是,不少人心里想着,要是什么时候国库再告空虚,到时再提议加税便是,即使让全天下百姓更为不满,也怪不得了,反正是皇帝要这么搞。

解决朝政一大弊病,萧若好生欢喜,意气风发,站起身来笑道:“如今天降祥瑞,国库充足,一扫多年晦气,朝局为之一变。朕要改年号,以向天下臣民昭示更始之意。”

对改年号群臣倒没有意见,乐得迎合皇帝兴致,纷纷笑着凑趣奉承,一时间,谀词如潮,恭贺泛滥,歌功颂德之言不绝于耳。

待问起新年号时,萧若大声道:“改年号为‘中兴’!现今‘弘安’年号六年为止,今年是弘安最后一年,自明年起,即改为‘中兴’,明年即是中兴元年!”

yuedu_text_c();

“中兴?”群臣商议一番,丞相赵牧小心翼翼问道:“皇上,‘中兴’二字虽好,但作为年号似乎稍嫌直白,并且他国人看来,似乎会感到咄咄逼人之意。”

萧若微微一哂,道:“直白好,朕就是要让全天下每一个臣民,都领悟到朕中兴本朝的决心。至于他国人的看法……”说到这里,萧若略带嘲讽道:“你们有多少年没感觉到我们天朝上国的尊严了?尤其是在新兴契丹人面前,你们又有多久没挺直过腰杆子了?朕就是要让他国人看到我煌煌中华的自信!”

群臣一阵汗颜,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