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人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章 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旁的萧般若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想想身在皇宮的皇上,还有身在南朝的赫连上,都是有心却离她挺远的。

别问他为什么知道两人的用心,那赫连上的用心是那样的明了,他想装作不知道都不行。

还有皇上,看似无意,可不管她干了什么,都不曾真的与她计较。以皇上小气的个性,可见她是个特别的。

就连他自己,看似离她最近,实际上也很远。

没人知道她的笑底下藏的是什么。

就好比她的书房,就连她娘都是不能轻易进去的。

有一回,他无意中听起她娘同他爹的谈话。

说的应该是那张大齐疆域图引出来的事情。

那疆域图是怎么到她手上的,她娘也不知道,为此还让许传南下打听了一下,却是一无所获。

至于许传南下去了什么地方,打听的具体是什么,他没有听到。

她越大,他心底的那种她不属于长安的想法就越强烈了。

她不属于长安,更不会属于他。

他一直都是这样想的。

就算是没有血缘,他和她还是兄妹关系,这样的结合与乱|伦没有两样,会使得整个萧家沦为笑柄。这样的结合……他也从来没敢想过。

萧般若命令自己别过了眼睛不再注视着她,落寞也好,伤神也罢,只愿烦恼的是他一个。

她,是飞,是落,只要能像这样一直笑着就可以了。

******

爱笑的人,不管到了何方,遇见了什么事情,都改不了爱笑的毛病。

玉宝音其实是个不大爱笑的,她不过是爱乐呵,天大的事情,乐呵乐呵就过去了。

看见什么都能乐呵的起来,唯有见了她舅舅,立时就换上了愁眉苦脸的模样。

不为什么,就因为秦缨太不像她舅舅了。

早在南朝的时候,玉宝音就问过她娘,是不是她外祖母生她舅舅之时,被人调了包。

她舅舅的脾气既不像她高冷无情的外祖父,又不像她端庄大气的外祖母,更不像她娘是个有城府的,完全就是个自成一派的奇葩,不是一般的没有心肝。

打南朝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她外祖父今年春天吐了两回血,真的是病入膏肓。且这消息的来源可是她的上哥哥,真实性绝对可靠。

可她舅舅该吃吃该喝喝,还是一点儿都不着急的模样。

要知道,若不能赶在她外祖父驾崩之前回南朝,她舅舅这个太子,再也不可能晋升,还得贬值呢。

若一贬值,他在长安的地位那就更加的尴尬。

她娘和萧爹一直在商量对策。

大周就是再强,也干预不了南朝的禸 政,毕竟南朝不是大周的属国。

是以,她萧爹这个大司马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看不下去的玉宝音对秦缨道:“太子舅舅,你若是想回建康,我替你进宮向大周的皇上请命。”

可秦缨却道:“父皇并没有下诏叫我回去呢!”

玉宝音气了个绝倒,心说,她外祖父现在还能不能下诏还是个未知数。

她忍着气又道:“你若是不敢自己回去,我陪你回去怎么样?”

秦缨笑了,“你一个姑娘家的,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回房绣你的嫁妆去吧!”

玉宝音:“……”你要不是我舅,我一定揍你。

这还是月前的事情。

傍晚时分,玉宝音和萧般若、商轨从皇宮回转,就见府上的奴仆们皆换上了孝衣。

玉宝音的脸se 顿时一沉。

那厢的商轨便道:“难道是真元帝……驾崩了!”

玉宝音道:“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事情呢!消息传到长安,至少已过七日。”

这几日里,建康会发生什么?谁坐上了宝座?还有赫连上有没有受到牵连?

一想起这些,她的心便怦怦跳。

玉宝音是一路小跑到了秦愫的浮曲园,一去便瞧见了正抹着眼泪的她舅舅。

她没好气地道:“你在这儿哭,你父皇听不到。”

“不许这样和舅舅说话。”秦愫将怀里的萧南推给了俶尔,叹了口气问:“大司马怎地还没有回来呢?”

秦缨哭着道:“到了如今,还能有什么好办法?我怎么也想不到,父皇至死都不肯下诏叫我回去呢!”

玉宝音心道,我要是你爹,我也不让你回去,除了会哭,旁的什么也不会,看了只有闹心的。

嘴上却道:“办法倒是有,谁知道行不行的通呢!”

这是已经猜透了她娘的想法。

玉宝音又道:“光让萧爹说服大冢宰和皇上不行,娘也得进宮去找萧太后说叨说叨。还有,就是成了……南朝也不会是以往的南朝了。”

她娘是想仿照十六国鼎立那时,借助他国的力量去成为本国的皇帝,这是想让大周出兵,“护送”她舅舅回建康。

这个“护送”自然是遇神斩神、遇魔斩魔的。

不知元亨会不会愿意出兵,就算他愿意——

成了,少不了割地酬谢什么的。

不成也有不成的办法,那就是一踏入南朝的地界,不去建康,便让她舅舅自立为帝。且不说她舅舅有没有那个魄力,单只说南朝会因此而分裂,还会陷入无休止的禸 乱中。

他爹说过,不管是禸 乱还是外战,最苦的还是百姓。

这就是说,成与不成,南朝终于没有辜负那么多人的“期望”,终于要乱了。

秦愫觉得自己应该欣慰,弟弟是个不争气的,可她有个聪明的女儿。

唉,若女儿是个男孩,那该少了多少烦恼!

玉宝音实在是不愿再看她舅舅掉眼泪了,问了她娘一句南朝的消息是不是赫连上传来的,见她娘点了头,就告退了。

她上哥哥既然还能传的出消息,那就证明他的身边仍有可用之人,那么他自己也暂时是安全的。

至于是谁登上了南朝的帝位,就算她知道又能怎样呢!鞭长莫及,徒增烦恼。

还不如想一些实际的。

玉宝音离开了浮曲园,径直回了自己的书房。

她支开了俶欣,自己研磨,给霍叔叔写信。

霍叔叔姓霍,这是一句废话。

霍叔叔姓霍名敬玉,其实他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最初他叫霍三娃,跟随他爹之后,他爹为他取名霍敬天,他爹死后,他便自己更名为霍敬玉。敬的是谁,不言而喻。

玉宝音早就猜到了她娘一知道大齐疆域图在她的手里,一定会派许传去北梁洲找霍叔叔的。

是以,她提前写信言明,霍叔叔带着五千玉面军躲进了北梁的太白山里。

许传在北梁洲呆了整整一月,也不曾打听到玉面军的任何事情。

她不是防备她娘,不过觉得她爹已死,她娘又已有萧爹,何必还惦记着她爹的事情。活着的人,应该和活着的人在一起。

总想着死人的事,她怕她娘无法真正释怀,无法真正开心。

而她就不一样,那五千玉面军是她爹留给她的“财产”,是她应该也必须要继承的。

是以,她从不间断和霍叔叔的联系,却是一直背着她娘的。

比之长安,北梁洲离建康更近,她想说不定霍叔叔已经知道了建康的消息。

不知他有什么对策,她不需他妄动,只需他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北梁洲,还有北梁周边的三个郡。

如今,不管是哪个在建康登基,都是屁股还没有坐稳宝座,只顾着怎么坐稳宝座,管不了其他的事情。

当然是,趁乱多下一城是一城。

若是元亨肯派兵护送她舅舅,她一定要跟着回去。

南朝的宇文家,还有她娘那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秦寒,也就是吴王,还欠了她一条命。

以前不讨,是时候不到。

她,玉宝音,玉荣的女儿,是怎么也忘不了父仇的。

她娘只当她年幼不懂,从不说给她听,霍叔叔可是告诉她了,吴王是怎么延误战机,又怎么同大齐闹翻的。

说他是无心之过,可不是每个姓秦的都如她太子舅舅那般的不长心。

那时的吴王与太子之争,说白了就是宇文家一系和瑞王角力,墙头上立了个赫连家,实力虽强,却是个风往哪吹就往哪边倒的。

那宇文家的实力哪里比得上她爹,只能被压制的死死的。

也是因此,那场三方混战,吴王宁肯南朝大败,宁肯自己瞎了一只眼睛,也要除掉了她爹。

吴王是个心狠的,比她那不争气的太子舅舅不知要狠辣了多少。

若非如此,她外祖父也不会将她舅舅送到大周。此举,是嫌弃还是保护,谁知哩!

连她外祖父都退让了,可她无论如何,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吴王如愿做了皇帝。

玉宝音很快就写好了信,唤来了梁生,嘱托他了两句,叫他亲自带着信南下。

梁生问她:“小公主就这么笃定大周的皇上会派兵护送太子?”

玉宝音摇头道:“谁知道元亨会不会呢!”毕竟借兵不是借旁的什么东西,也并不是他一人就说的算的。

梁生便又问:“那小公主还叫我这时南下?若只送信,根本不需我亲自去送,只需送到霍将军安排好的人家,那人自会送去。”

“不,你送,送完了信便无需再回。就算元亨不肯派兵,也务必让霍叔叔在北梁洲附近站稳了脚跟。没有外援,我便自己南下,我们自己攻进建康去。”

梁生愣了一下,随即将信揣进了怀里,他道:“那我便在北梁等着小公主,还请小公主看顾好自己。”

说完,就大步走了出去。

他走之后,玉宝音爬上了渺风楼楼顶,面朝着南方,瞧着南方最亮的那颗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