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奋斗在民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十四章 欲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被名的俩人相视一笑,连忙起身迎接。

当天晚上,高振在张作霖的公馆吃完晚饭之后才离去,主人好像对于高振很重视,特意派张学良把高振送出公馆,并且还细心的给高振准备了回北京饭店所需要的汽车。

在看着车离开公馆之后,张学良才转身回到公馆禸 ,被人告知父亲有请。来到父亲的屋禸 ,张学良就被询问道对于高振的看法。

“父亲,未曾想到革命党中还有如此之青年,我觉得有些方面不如他。如果革命党青年皆如此人一般,我奉军现已危已”张学良闻言回答道,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哼,他们革命党中有这么一个还不够么?不要把那帮革命党想的太好了,据我所知,这个高忠革在南边待着也不舒服。还有,你不是有些方面不如他,我观此人,胜你百倍。”张作霖的话语和训斥如同时前演练过一样。

“父亲,我哪里还不如他?”张学良有些不服,虽然自己通过今天的谈话知道在有些方面的确不如高振,但不想父亲的那么夸张。

“你整天玩女人,人家在这方面克己严守,不是胜你百倍。”(真有此事!)张作霖笑着道。

“我知道了,父亲。”张学良闻言头道,心里的那不服也被打得烟消云散。

“好了,这次特意让他过来,就是让你知道知道,别以后怎么被人家一锅端的都不知道。”张作霖看到自己的儿子有些丧气,有些不满,怎可如此轻易就承认了呢,一不像老子。想到这里,板起了脸。

“孩儿以后定当注意,绝不落于此人。”张学良最后语气坚定的道。

听到这话,张作霖才心满意足的笑了一声,心里:“真若如此,就好。”

回到北京饭店的高振亦是如此,刚一回到自己的屋子,就被高振汪精卫找他有事。

“兆铭兄,找我前来有何事?”高振开门见山的问道,暗自琢磨估计和自己去了张作霖的公馆有关系。

“忠革不必担心,我想问一下,你对张作霖提出的合作怎么看?事实上,今天你去过张作霖的公馆,大家都知道了。”汪精卫表现的很和蔼,在高振面前丝毫没有架子。

“哦,是么。我倒没有跟张作霖聊什么,倒是跟奉军的少帅比较投机。我们二人不都是被逼的上了战场么,有些交流。对于张作霖的提议,难道是他上回来的么?”高振有些不解。

“是的,我想张作霖之所以上回来这些,无非是为了获得背后的英、日的进一步支持。事实上,这也只是我分析的。可以,他这么做,也是对其他军阀的一个威慑。”汪精卫解惑道。

“原来如此。可是兆铭兄,我们不是正在和国民军合作么?难道他想借此分化我们之间的关系?”高振接着问道。对于这些政治家的事情,他分析的跟汪精卫等人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汪精卫闻言笑道:“这方面也有值得考虑。而且我们和国民军的合作也很纠杂,不能不考虑冯涣章本身威望不够,为人方面又受到他人鄙薄。忠革认为,此等倒戈成性之人,值得我们过多的信任么?再有,请我们来之后,扔下一句‘唯先生之命是从’之后就把自己撇到一旁,坐山观虎斗,我等岂能不知他意。”

听完,高振心里只有佩服二字,一直以来自己对于冯玉祥的表谈感到疑惑重重,这回一听汪精卫的分析,不由得清晰开来。

“兆铭兄所言确实如此,我在赣江之时,也觉得冯玉祥此人所做有些让人感到奇怪。不过我是一个军人,对于这些事情还是少参与为好,兆铭兄觉得呢?”高振皱着眉头道,他想结束和汪精卫的谈话。

“忠革莫急,你觉得我们要不要拒绝和张作霖的合作呢?”汪精卫连忙接着道。

“这一我什么不管用。如果让我表态的话,北方的事物我们很难去影响,不如早日回到南方,通过北伐东征平定之后,积攒实力,然后一举可安定中国。很多事情,我觉得还是实力了算。如果从这方面讲的话,和不和张作霖的奉系达成什么协议,无关紧要。即便是合作,也要看是和奉系的那个派系合作。”高振冷静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忠革,你的有道理,但是不要忘记总理来这里的原因。还有,你认为我们和哪个派之间拥有合作的可能性。”汪精卫先是批评,然后问道。

“不知道,奉系中的三个派系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而且他们并不需要我们多少支持,即便我们想,光从政治上解决不了实质的问题,对他们的吸引力也不会很大。”

奉系的三个派系汪精卫也知道,虽然不是很详细,但还是有不少的认知。一闻高振所言,对高振的话语多少有些不满,便问道:“忠革此言何意?”

“很简单,我们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发展,对方又不是在政治上需要援助,所以我们除了能当一名观众,其他的做不了。就像这回来北京,虽然我党没有置身事外,但是光看看奉军、直系和国民军在北京周边的部署,就知道我们现在无非就是一个被架在观众席的参与者。即便我们能够让三方都感到满意,但是不要忘记在背后一直隐藏的日本和英国对此事的看法,他们才是决定这次‘善后会议’真正走向的人。”高振道。

听到高振的解释,汪精卫没有再提出任何问题。毕竟事实越来越倾向于高振所言,同时他更关心一个问题:“忠革,你觉得怎么做合适?”

“这件事情恐怕你我二人了都不算数,更多的要看看总理的意思。而真正的,我也过了。于其留在这里,不如早日回到广州主持大局。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也要变成奢望了,总理的身体已经经受不起车马的劳顿。”高振无奈的表达道,自从他一来到北方,就不止一次两次的表达过这些,也不止一次两次的告知他们,真正的决定权在于手上的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