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皇的后宫三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15 有事发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礼部尚书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安王,心里疑惑,打仗的前期准备和礼部没有多大关系,礼部尚书没有领到办事的旨意倒也不意外,只是安王也和她一同,这却不禁让她心生一些想法。

这些年陛下对安王可以说是信任之极,难道如今也起了防备之心了?

永熙帝看着她,神se 似乎缓和了一些,淡淡地道:“朕见安王的气se 似乎不太好,可是身体不适?”

“臣没事,谢陛下关心。”安王垂着头回道。

永熙帝又道:“没事便好,如今西北出事,朕正需要安王为朕分忧,安王也要好好保重自身。”

“是。”安王回了一个字。

永熙帝转开了话头,对礼部尚书道:“柳氏虽然有罪,但是皇嗣无罪,如今皇嗣枉死,朕心里极为不安,你和禸 务府商量一些为那孩子做一场法事吧。”

礼部尚书领了旨意,“是。”

永熙帝挥手让她退下。

礼部尚书退下了之后,安王的心更是冰冷,她甚至怀疑永熙帝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赵氏和她的关联。

“安王可知朕为何留下你?”永熙帝缓缓道。

安王握紧了拳头,抬头,“臣不知。”

“昨晚上的事情,安王正君想必也已经告诉了你了。”永熙帝继续道,眸子幽深,声音还是那般平缓。

安王僵硬地点头,“回陛下,昨晚出宮之后,臣的正君便已经跟臣说了。”说罢,便双膝跪了下来,“臣的正君未曾能够及时化解柳贵夫的危险,让柳贵夫失去了皇嗣,还请陛下恕罪!”

永熙帝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盯着她沉默好半晌,“此事乃柳氏之过,安王正君的心意,朕明白,起来吧。”

安王遍体生寒,谢了恩之后便动作僵硬地站了起身,但是却垂着头。

永熙帝微微眯了眼睛,缓缓问道,“安王对昨晚上的事情有何看法?”

安王咬了咬牙关,“豫贤贵君进宮多年一向端庄谦和,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语气虽然是平和,但是,话却落的很重,仿佛带上了强调的语气。

永熙帝神se 未变,盯着她半晌,“退下吧。”

安王倏然抬头,“陛下……”

“西北战事的事情你不用插手,只是雪灾的后续工作,你却还是要继续负责。”永熙帝神se 威严地道,随后,便低下了头,看起了折子。

安王踌躇会儿,终究是退了出去。

便在安王出了御书房之后,永熙帝便停下了批阅折子的朱笔,然后,神se 一沉,手指用力,那朱笔被折成了两半,鼻尖的朱红se 墨汁低落在了案桌上的折子上面。

一点一点的,艳红如同人的血……

西北要起战事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朝廷上下顿时笼罩在了一股紧张的气氛当中,便是京城,也没有了往常靠近年关的喜庆……

只是即便出了西北战事,朝中的御史始终没有放弃声讨豫贤贵君蒙氏。

每一日弹劾蒙氏,要求严惩蒙氏的折子在永熙帝的案桌上堆成了山。

永熙帝却一本未看,直接扔进了一旁的火炉当中。

然而永熙帝这般态度却还是未曾能够让一众御史放弃,甚至有几个死硬派的御史直接跪在了交泰殿之前,扬言若是永熙帝不严惩蒙氏以正宮闱,便长跪不起……

朝廷的加急诏书在三日之后送到了西北边城军营中。

西北暂代主将蒙君怡跪接了圣旨。

然而,对于这道圣旨的禸 容,蒙君怡却是极为的震惊,甚至震惊的若是身边的随从没有推她一把,她都忘了起身接旨。

接了旨意之后,宣纸的人也赶回京城却来。

蒙君怡已经没有心思与来人客套,拿着那卷明黄的圣旨回到了营帐中,神se 凝重无比。

“将军,怎么了?”方才提醒蒙君怡的那随从问道。

蒙君怡看了她一眼,随后又重新亲自看了一遍那道圣旨,一字一字地斟酌,生怕会错了意,然后最后的结果还是与她所听到的一样,“陛下让我们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这是好事,这些年总是这些小打小闹的,这回总算可以来场硬仗了!”那副将眉飞se 舞,“如今那西戎国的国主病重,正是我们大周长驱直入的好时机!”

虽然她只是将军身边的一名随从,甚至没有正式的军籍,但是在边境呆了多年,心中的血气却也不少。

蒙君怡见了那随从的反应,却是忧虑地叹了口气。

“将军可是在担心什么?”那随从继续问道。

蒙君怡摇头,“这场仗没有这般简单。”

那随从不解。

“如今西戎国主病重一事尚未确定是真是假。”蒙君怡沉声道,“消息虽然是探子探的的,但是边境离西戎的都城也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消息从都城传来,究竟还有多少是真的,谁也无法确定,更何况,即便西戎国主真的病重,这样大的消息不可能随随便便传出来,更不会传到军中扰乱军心!”

“将军是担心其中有诈?!”那随从震惊道

蒙君怡没有回答,这等事情她可以想到,陛下没有可能想不到,即便陛下想冒险,但是也不该这般急下圣旨,而且,要下了死令,让她一样要赢,陛下移往从未下过这样的旨意……

沉思会儿,随后立即吩咐那随从将军中当值的其他几名副将叫来一同商讨这件事。

便在那随从领命离去之后不久,蒙君怡又走到了案桌前,放下了手中的圣旨,拿起了纸笔快速写了一封信,密封好之后便让外面的守卫送去城中将军府的管家。

半个时辰之后,将军府的管家接到了信,看过了之后顿时讶然。

蒙君怡在信中交代她去信回京城,看看京城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些年,蒙君怡很少俬 下让人探听京城,尤其是宮中的消息,因为这是边关重将最忌讳的事情,可是如今,她不得不这样做。

陛下的这道旨意绝对不仅仅是字面上这般简单,京城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说……宮中一定有事发生……

豫贤贵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