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35章 选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想”李洪奎大声回答,腰挺得更直了。

如此实诚的回答让后世习惯了国人虚伪的王振宇笑了:“实在人,很好,我很喜欢。”

“你呢?小伙子,衣服都湿透了,快点换掉。哎呀都冒白气了,迟了会感冒的。”又走了几步,王振宇看到了另一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高个子兵。

“报告长官,学生周正明,湖北宜昌人,第五队第二排第一棚棚目,原为湖北陆军小学堂学兵,月前加入我军,今年十七岁。”周正明可不是陆军第三中学的士官,战时司令部组建学生队的时候,是把陆小和陆军第三中学的学生合并组成。周正明就是陆小的学兵,不过他天生身体素质好,军事项目也过硬。因此组建第五队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陆小出身却担任棚目的。

这让王振宇想到了后世自己的小堂弟,也是这般年纪,个头比自己还高,打起篮球来也是无比生猛。他呵呵一笑,这可是个好苗子。。。。。。

一共五十个优秀士兵参加的选拔,最后入了王振宇眼的还真没几个。

第二队的李洪奎,第五队的周正明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考虑到各队的积极xing,最后王振宇又补录了以下几个人:

第一队李 文斌,湖南益阳人,二十岁,此前为第一队第一棚副目;

第三队邓坤如,湖南衡阳人,十九岁,此前为第三队第一棚士兵;

第四队唐海荣,湖南岳阳人,十八岁,此前为第四队第二棚士兵;

第二队田守海,湖南常德人,十九岁,此前为第二队第三棚棚目;

第五队特别简拔了两个人,张旭光,十八岁,湖北天门人,刘明凯,十九岁,湖南长沙人。

就是这八位了,宁缺勿滥了,加上营部那五个,这十三个人能培养出来那就是种子了。王振宇想到这点,心情大好,立刻宣布今晚加餐,全营官兵闻之大喜。

教导队就这样成立了,赵东生任队正,下设三个班:

一班班长:陶峙岳,副班长:陈浴新,学兵:田守海,唐海荣;

二班班长:李洪奎,副班长:戴岳, 学兵:邓坤如,刘明凯;

三班班长:周正明,副班长:李 文斌,学兵:宋浩民,张旭光。

教导队的驻地设在营部,王振宇已经身兼第四队队正,因此教导队的总教官又徐源泉担任。

初期的训练科目定位:擒拿格斗,she击,工兵爆破,野外拉练和军事理论学习五个方面。

为了能教好这些家伙,王振宇还亲自跑了一趟武昌,走了黎都督的门子,请来了格斗和工兵方面的两位行家,至于军事理论课则是徐源泉和自己亲自上。

此后几天,看着每天下午单独cao练起来的教导队,王振宇的心情很是愉悦,这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种下的第一颗种子。很期待这颗种子能够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王振宇突然又想起了一句话:“这是老子的一小步,却是中国人的一大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