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19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油水自然有限,最大的收入就是每次zheng fu开会或者企业搞宣传,跑过去拿到已经写好的发言稿和红包,然后把报告体转换成新闻体发表出来就可以了,那点红包就是合法收入以外的灰se收入了。

上述是小地方官媒记者的生存状态。

王振宇的堂弟是首都某高校毕业,分到广州的一家商业报纸,据说还有点规模,专门写写房地产的,这里面的门道就更多了。你有问题,没事,我采访发现了禸 幕,不急先写成稿子,然后给你的公关部门一个电话,那,为了这篇稿子我这也是付出劳动了,您如果不希望真相大白,那就给点辛苦费吧。

当然也看情况,一般来说,对事不对人的稿子都会发,但是对人不对事的稿子最好别发。经常有个别被正义感和良知冲昏了大脑的记者被砍死砍伤,这样的结果往往报社根本没不敢再用你了。因为说不定那天会因为你得罪了通天人物,搞的报社领导连主编都没得做了。

因此你经常看到的是一些小角se的恶行见诸报端,而大人物的恶行无人敢问津。

真正勇敢的有良知的记者是那些敢于揭露幕后交易和真相的记者,而不是在那里一顿乱嚷嚷的公共知识分子。前者正在被严格的新闻审核制度逆向淘汰,后者却自我感觉良好并大行其道。

邵飘萍恰恰就是王振宇所敬佩的有良知有勇气的记者,整个民国,此君揭露真相最多,胆量最大。也因此多次得罪实权人物,弄得自己在整个中国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只能躲进使馆区继续撰文,直到惨死于张作霖之手。这样的记者才是真正的扒粪者,才是真正的勇士。至于他的死与其说是可惜,不如说是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因为还有人敢于为说真话流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扒粪者,真正的中国媒体人。

另外后世历史教科书把邵飘萍被杀跟某党创始人被杀放在了一起,常常给人两者关系密切的错觉。可是王振宇查证过,这两人的死亡前后差了足足一年,除了都死于张作霖之手,其它关联基本没有。也不知道这样宣传的目的是谁在借谁抬高谁!

扯远了,现在的问题是,王振宇一脸崇拜的猪哥样般的看着邵飘萍,让邵飘萍在很是莫名其妙之余对这个民军军官有了一定的好感。

面对两个记者采访的时候,王振宇的答复很仔细很有条理,直接颠覆了两位对这个时代军人粗鲁没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让邵飘萍和黄远生非常惊讶于这位年轻民军军官的胆量和勇气。

邵飘萍:“王管带,我非常好奇于你当时为什么敢于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率领一支孤军深入鞑子兵腹地进行这样一场夜袭。”

王振宇:“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本着一个革命军人的执着,无论如何要完成黄总司令的命令,摧毁鞑子军的辎重。”

黄远生:“那后来的伏击呢?据我所知,您当时已经得手了,不趁夜se撤退,为什么要冒险进行那样一场伏击?”

王振宇:“送上门的肥肉,如果不吃的话,是对不起那些牺牲的烈士们的。而且恰恰是这样一场计划外的伏击,才使得敌军不得不全部回援玉带门,我也才能带着我的弟兄们大摇大摆的从宗关原路返回啊!呵呵,现在想想也是运气好,两位大记者妙笔生花,可这一点得如实写。不然读者读了会以为我是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的,那兄弟以后估计真得去找个地方摆摊算命了。呵呵”

王振宇的实诚,风趣和幽默让大家都笑开了。采访活动也变得轻松愉快取来。不过截稿的时候,王振宇看了下稿子,这那里是在报道一场军事行动,完全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传奇小说啊。(事实上,奇袭玉带门在后来的报道中还真让这两位整成连载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邵飘萍甚至略有些激动的握着王振宇的手说:“王管带,民军能有你这样有胆有识的优秀青年军官,推翻满清那是指ri可待啊!”

到是黄远生憋着眉头对王振宇道:“王管带,你觉得这场革命会取得胜利吗?”

王振宇可是来自后世,他自然是知道从最初目的的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而且还是非常失败的革命,仅仅是现有的政治权力进行了二次分配,把权利从满清权贵集团手里转到了北洋集体和部分所谓革命新军阀的手里。然后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列强变得更跋扈了,老百姓的ri子自然也就更难过了。因此辛亥革命固然伟大,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完全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不过是新生前的阵痛,不可避免的。

这些话,王振宇自然不可能和黄远生明说,毕竟交浅言深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忌讳。他只是非常有力的握住这位民国著名记者的手道:“革命从来都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胜利的道路还很长,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用一生去奋斗和追求。”

就这最后一句话,事后让黄远生回味了很久。直到数年后,黄远生在美国被国父孙中山指使的刺客she杀,在临死前那一刹那,他突然又想起了这句话,似乎全明白了。

汉民ri报虽然只是个小报,但此时中国的报社业也就那么大,上海地区的报社甚至都聚集在一条街上。

消息一经发布,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一说的时代,各大报刊纷纷转载了邵飘萍和黄远生联名发表的文章,这也是历史上两人唯一一次合作撰文。

王振宇这个名字很快就跟智取荆州的王振亚(后改名王正雅)一起被吹成了民军的两大战神,尽管两个人目前在民军中都不是什么重量级人物。但是让记者们妙笔一写,如今都成了这场革命的希望了。

两人又都是湖南人,名字如此却如此接近,不清楚禸 情的老百姓都误以为两人是亲兄弟,四处传播着王家将灭鞑子的传说,只是不知道这二王谁为长谁为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