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妻妾一家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求(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纯歌听着在旁边也急忙附和。

这件事情,自己所求的也不过就是通过和容长公主,然后俬 底下跟太后或是皇上那边求个情面,做主让陈纯瑶与周炎合离。

周炎已经是那副样子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周炎该性子根本没指望,唯一能让陈纯瑶脱离苦海的法子,也就是合离。

哪怕合离后陈纯瑶只能带着嫁妆自己过日子一辈子不嫁人,也比继续在周家好得多。

可没想到,和容长公主居然这样嫉恶如仇,听话中口气,似乎还对太后很看不上。一下子就说要了周炎的性命。

周炎这些年在京城如此飞扬跋扈,得罪的人不乏宗室贵戚,也一直没事,连皇上也轻易奈何不得。究其原由,不过是周家乃是单传,太后又极其护短,一定要护着这娘家独苗罢了。

自己悄悄过来,又拿着把柄,再有和容长公主出面,事情没放到台面上,太后考虑得失,兴许就会答应周炎和陈纯瑶合离的事情。

毕竟周家的地位,要再找一个正妻,实在是不难。以前挑三拣四,也不过是太后要求太高罢了。

可要是要周炎的性命,只怕太后盛怒,查到自己身上,不仅陈家倒霉,连李家都会被拖累进去,那可不是自己所求。

纯歌心中担忧,忙道:“姑姑,我来求您,只是想为我十二姐姐谋一个活路,要是周炎没了性命,只怕不仅是我十二姐姐,就算是陈家,都会有泼天大祸啊。”

纯歌的担忧,和容长公主当然知道。

她这样盛怒,也不仅仅是因陈纯瑶这一件事。

说起来,这件事也不过是俬 德有亏罢了。

不过和容长公主心里另有盘算,觉得这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契机,就安抚的拍了拍纯歌的头道:“你放心,我既然出面,就必然有把握不会牵连到陈家和你头上。”

纯歌看和容长公主自信十足的模样,敏锐察觉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对。

和容长公主见她面露担忧,就勾着唇角道:“放心吧,京城里多少人都叫我一声老祖宗,我却总觉得我还没真的老了。这件事,我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算起来,也是咱们皇家养出来的这么一个畜生。”

话里似乎含着无限玄机,又带着些落寞。

纯歌听的模模糊糊,好像抓着点关键的地方,又似乎是什么都不明白。

绣枝嬷嬷却脸se 大变,失声道:“您这是真的打算要?”

和容长公主就肯定的点了点头,“你找个人把这丫头好好送回去,还有着身子呢,哭成这副样子,又跪了大半天,还被我骂一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李家那三小子还不来找我算账。”

又含笑朝里头,还咕哝道:“那把剑也不知道被我放到哪个压箱底的角落里去了,找也不容易呢。”

纯歌就带着满肚子疑惑看和容长公主朝里边走,心里却隐隐有种预感,好像事情会像雪球一样,在漫天雪花中不受控制的滚动变大,牵连甚广。

绣枝嬷嬷见和容长公主都走进去了,只得无奈转身叫人进来。

纯歌被翡翠扶着走到了轿子边上,还担忧的望着绣枝嬷嬷。

绣枝嬷嬷就轻轻朝纯歌笑了笑,安慰道:“放心吧,不怪您。长公主也是憋得久了,等她闹一闹,不算什么大事情。不过是个周家。”一副没把周家放在眼里的样子。

连一个嬷嬷都这样。

纯歌愕然之余却好像吃了个定心丸。

既然和容长公主这样有自信,覆水难收,自己也走了这一步,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纯歌就什么话都没有再多说多问,恭恭敬敬给绣枝嬷嬷行了半礼。

绣枝嬷嬷坦然受了,笑着看纯歌进了轿子。

慢悠悠走回去的时候,正好就看见和容长公主正在几个丫鬟伺候下按照品级大妆。炕头案几上,有一把剑鞘上镶满宝石的宝剑正静静放着。

没有出鞘,却已经能让人感觉到森森寒意。

和容长公主见绣枝嬷嬷盯着这剑的眼神,就笑道:“好久没瞧着这把剑了吧?”很得意的样子。

绣枝嬷嬷手伸过去摸了摸剑柄,幽幽道:“真是好久没见了。”话里满是萧索的味道。

——————————————————————

李建安临时被皇上召到宮里去,商量岭南赈灾的事情。

等说完正事,皇上就有心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小舅子说几句玩笑话,“听说你把那衣服都送出去了?”

李建安身子不自在动了动,面上闪过一抹赧se 。

皇上看着哈哈大笑,“你啊你,你姐姐还总说你是个不动明王呢。朕瞧着也就是没遇到个能降服你的人,老夫少妻,倒是不错。”

虽说关系亲近,终究一个是君一个是臣。

这样的戏谑,即便明知是玩笑话,李建安也唯恐有些时候忘形了惹怒天子,就只是翘着唇角,一副不欲多话的模样。

皇上看着觉得没意思,抱怨道:“你这些年,跟朕是越来越不亲近了,拘束的很。”

李建安只能在心里苦笑。

皇上想到李建安立下的赫赫功勋,又想到偶尔在心里闪过的念头,也觉得有几分讪讪,就没有再往下说。

这也算是一种体谅了。

君臣两个就坐在殿中静静品茶。

皇上还叫人摆了棋盘上来,说要跟李建安好好下几盘。

外头有太监急急忙忙冲进来。

皇上脸se 铁青,随手拿起一颗棋子扔过去,骂道:“给朕拖出去!”

太监吓得浑身发抖,忙磕头禀告道:“启禀皇上,奴才有要事禀告。”

乾清宮奴才,一个个胆子都大得很。

能吓成这样,定然也是有要紧的事情。

李建安皱了皱眉,就帮着求情。

皇上听见才放下棋子,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回皇上的话,和容长公主带着宁玉宝剑去慈和宮了。”

“出什么事了!”

皇上一脸铁青,就蹭的站了起来,衣袖带翻了旁边白玉棋盘。

李建安脸上也满是凝重。

“奴才们也不知道,只知道和容长公主脸se 难看的很。”

太监战战兢兢,皇上也没有心情再多问,抚额道:“总不是母后又做了什么事情惹恼了姑姑。我早就叮嘱过母后不要跟姑姑过不去。”

太后与和容长公主不合,尽人皆知。

皇上还跟自己抱怨过好多回。

可太后虽说有些不分轻重,和容长公主却从来不是个随意的人。

以往也不过都是口头争执罢了,有时候和容长公主气的狠了,多说几句,也多半是太后避让。

这一回和容长公主却拿着太宗皇上赐下的宁玉宝剑进宮来,分明就是盛怒。绝不是向以往的事情那样简单。

和容长公主当年帮着皇上登基,又帮着平定过八王叛乱,以太宗皇上赐下的宁玉宝剑亲自上阵斩杀三位藩王,立下赫赫功劳。不管是在朝野还是在民间都有极高声望。

要真是和太后争执起来,水火不容,事情恐怕就控制不住了。

李建安心里转了好几个弯,急忙躬身道:“皇上,老祖宗带剑入宮,此事非同小可。微臣请皇上速速移驾慈和宮。”

被这样一提醒,皇上也陡然醒悟过来,急忙朝着慈和宮过去。

慈和宮是后宮,李建安是外臣不能过去,只能叫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小太监立刻去凤鸣宮那边通知皇后。

李建安自己也回了定国公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