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95辽阳会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山久之冷哼道:“接下来我们要进攻连山关了,你的大队只有四百来人,还能战斗吗?”

田中村勇很肯定地答道:“能!”

连山关是明代辽东长城的古代关城之一,”该关城是当时通向辽东都司的重要交通要隘。在天顺年以前尚属自然的以河为限的隘口,不是带有长城建筑的边关,因明成化五年韩斌建十堡和“障塞”拒守这里时,连山关又成为禸 关。据《全辽志》卷五《艺文上》呼为卿的《辽副总兵题名记》记载:“我成祖建都于北京,辽东遂为东北巨镇,总兵建节广宁,遥制一方。景泰多事,辽阳始据河为边,至天顺设分守参将寻改副总兵充任,开府于此,然其统制之规,视昔有加,旧边东止连山关。今叆阳诸城扼险千里。”最后一语是指韩斌于成化五年新建障塞。

孟恩远虽然是旧派军人,但是好歹在陆军大学里喝了几年新墨水,又听赴欧观察团讲述欧战见闻,长了不少见识。孟恩远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了连山关的工式,又在战壕前布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用钢筋水泥修建了明暗机枪碉堡,还模仿德军布置交叉火力的机枪阵地。又根据连山关地形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在西南角的高地上布置了炮兵阵地。在距离连山关不远的南芬乡建有一个小型军用机场,郭松龄在这里安排六架战斗机、三架侦察机和三架轰炸机,孟恩远可以随时呼叫空中支援。

在日军方面,也派出了空军参加战斗。据日本史料记载,日本人早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10年就作过橡筋动力或钟表发条动力的无人飞机飞行。1910年12月19日上午7时55分,留法回国的德川驾驶一架从法国带回的安里?法尔曼飞机,在代代木练兵场进行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航空飞行,共飞了4分钟,距离3280米。此后,陆海军开始通过引进西方飞机、派人出国学习飞行等措施建立自己的航空力量。

1915年12月,陆军正式成立航空大队,1919年4月成立了陆军航空部;海军于1916年4月组建了自己的航空队,奠定了航空兵体制的基础。日本的军事航空业全面起飞,一些工业界人士和著名财团陆续组建了三菱、川崎、中岛、石川岛、川西和爱知等飞机制造公司,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

一战后初期,陆海军航空兵使用的主要飞机是法国“牛堡”式单翼战斗机的日本生产型甲式1、2、3型教练机,4型战斗机,法国斯巴德13型战斗机的日本生产型丙式1型战斗机,法国法尔曼50/60双发轰炸机的日本生产型丁式1、2型轰炸机。

日本陆军方面,负责指挥全部“支那派遣军”的是日本陆军大将黑木为桢。黑木为桢是鹿儿岛人,日俄战争中的第一军军长,是个突击猛进的勇将。年轻时曾参加戊辰战争。从开幕的伏见之战开始就参加了战斗,最后转战到了奥羽。作为军人他没有去过任何学校,不过却是一位典型的实战型的人物,在观察战争的局势方面像一位老练的船长那样可以根据潮汐的变化来准确的判断天气情况。沉默寡言,铁青se 的脸上一直是面无表情,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次发生过动摇。1905年5月30日授予勋一等旭日大绶章,军事参议官。1907年9月21日升伯爵。1909年编入预备役,当时考虑让他进元帅府的,但他更愿意以一个野战指挥官退休。

虽然黑木为桢是个猛攻型的勇将,但是他不是个蛮夫。在有了飞机的空中支援之后,他首先派出三架甲式4型战斗机前往连山关一带侦查支那军的兵力部署。此时的甲式4型战斗机还是大量采用木制构件的双翼飞机,和二战时的中岛ki-84‘疾风’四式战斗机不是一回事。

三架战斗机一本正经地从凤凰城附近的临时机场起飞,刚刚飞过帽盔山。日军飞行员就发现远处出现了三个黑点。片刻的功夫,黑点就迅速扩大,变成了三架飞机。

“敌机~支那人的飞机!”飞行员大吼起来,立刻调整机头方向,想要对准敌机。

中国飞行员先是一个拉升,然后再俯冲下来,十二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发出怒吼,一梭子子弹射了出来,将飞在最前面的一架日军飞机临空打爆。另外两架日军飞机也很快被打得冒着黑烟栽向地面。

只是几秒钟的时间,三架日军飞机就报销了。中国飞行员又在附近饶了几圈,确定没有其他日机之后,通过电台向本溪空军基地喊话道:“呼叫基地,呼叫基地,来犯的三架日本飞机全部击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