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75最后的《巴黎条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中国则是利用这个机会获得大发展,工矿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由1914年的29.5%上升为1919年的45.1%。战后,美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生丝、纺织品、船只等商品,英、法、德也需从中国进口战时奇缺的民用工业品,中国获得较广阔的国际市场。1919年下半年,每月新建扩建企业的投资达4千万中国元。在政府特殊保护下为军事生产服务的钢铁、电力、化学、机械等部门有较大发展。在振华集团提供的价廉物美的技术支持下,许多工业部门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技术革新。例如装配线技术在汽车制造、造船、飞机引擎及军火等部门广泛采用。钢铁工业采用连续轧钢机,效率提高40-50倍。

一战的结果使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扩大到空前的规模,另一方面也使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了动摇瓦解的过程。十月革命的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增长,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百年来称霸全球的大英帝国开始衰落了。殖民统治的动摇是大英帝国战后衰落趋势的主要表现。

法国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政局动荡不定,政府的频繁更替是两次大战间法国政府的显著特征。法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多党制国家,政党数量众多,议会里历来有大大小小二三十个政党进行活动,政党繁多,变化无常,是法国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一大特点。单独一个政党要想在议会中掌握多数议席十分困难,所以历届政府都是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即采用政党联盟制度来行使职权。一个政党联盟的组成,一般是以对少数重大问题的一致意见为基础,但联盟禸 部分歧很大。各政党一旦分裂或出现意见分歧,就会产生政府危机,政党阵线又会重新组合。所以,法国政治舞台上常常是风云变幻,政局激烈动荡,禸 阁存在的时间往往十分短促。1919年11月,法国举行了战后第一次议会选举。执政的联合阵线分裂为右翼的“国民!联盟”和左翼的“左翼联盟”。此后主要是左翼联盟、国民!联盟轮流!执政战争给法国造成严重损失,战后法国又面临金融危机,经济一度处于困境,左翼联盟也曾试图改革经济,加征财产税,但都因大资产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总之,一战结束之后,世界并不太平。一战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个不相同,受损失最大的是英法德俄,获益最大的是美中日。因此,徐天宝才有底气和英法叫板。

徐天宝首先威胁要终止对沙俄的援助,同时又加大对英法欧洲各国的物资出口,以至于伦敦和巴黎街头到处可以售卖中国货的小贩。这让英法等国的企业主大为恼火,他们联合起来要求政府提高中国的关税。这样一来,大部分贫穷不堪的平民就得为日常生活付出更多的费用。一时间,工人、农民和小市民纷纷涌上街头,抗议政府不顾人民死活,只知道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各种喊着与红俄一样口号的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社会团体接连发动大规模群众运动。

英国的报纸惊呼,“难道俄国发生的灾难也要发生在伦敦吗?”

法国报纸则说:“一个红俄似的幽灵在欧洲的天空中游荡。”

英法头疼不已时,在俄罗斯,红俄高歌猛进,对白俄展开了猛攻,沙皇仓皇逃到海参威请求庇护。英法此时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是让一个红se 巨人站起来,还是一个东方巨人站起来。

最终,英法选择了后者。于是,一份修改过的《巴黎合约》上,终于留下了中国代表团的签名。英法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了中国代表七条要求中的大部分,只是租借地方面,英国任然占有香港,法国任然占有广州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