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63收回中东铁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沈阳大都督府的作战室里,徐天宝和杨宇霆、白崇禧看到的则是另外一幅局面,沿着中东铁路,中**队从满洲里到绥芬河,一路压着沙俄军队打。煞神特种部队的队员们首先在沙俄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和领事馆周围安防了无线电屏蔽装置,还控制所属的电话线路。然后以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布拉斯伊奇科夫的名义指挥各地的沙俄军队向早就做好准备的中**队阵地发起“突袭”,而且语气强硬,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沙俄军进攻受挫之后,拦截他们发给军区司令部的电报,把假的捷报发给布拉斯伊奇科夫。各个师、旅的军官们几乎就是坐在那里等沙俄军的军用电台全部用明码发电报,电报前脚发出去,后脚就被中国通讯兵截获,随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各个作战部队。沙俄军的人数、部队番号、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一清二楚,各支作战部队几乎就是坐等沙俄军上门送死。

那份遍发哈尔滨各国领事馆对沙俄宣战公文,在西方世界看起来,是胆大妄为,狂妄到了极点的。但是,在徐天宝看来,若不如此,如何能震慑列强?当然,徐天宝还有分寸的,公文一再强调是由于沙俄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首先攻击了中**队,所以中**队才奋起反击。至于其他友邦,无需惊诧,你们在华的合法利益都会得到保障。

美国领事假惺惺地说:“对于俄军和贵军之间地冲突,我方感到万分遗憾,希望双方克制,尽快停止战事。”

日本领事对战事表示关注:“一旦战事蔓延到南满地区,帝国将不可能袖手旁观!”

英国领事非常公式化地说道:“我将会把这一消息报告给北京的朱尔典先生。”

法国领事站在俄国一边,“我们要求中国方面首先停火,听候各国调停,待明辨是非后对有关责任人予以惩戒。”

德国领事笑盈盈地说:“如果中国方面愿意,德国方面愿意充当调解人。”他的话一出口,遭到了其余各国的反对,纷纷要求由本国充当调解人,最差也要由各国组成联合小组来调停。

英法等国的势力范围不在东北,而且他们也希望沙俄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欧洲来,放到防御和牵制德国人上来。所以,对于徐天宝对沙俄的强硬态度表示了默许。美国则是出于孤立主义的惯性,也没有做出什么反映。日本人的态度有些暧昧,他们希望徐天宝能削弱沙俄在北满的势力,又怕徐天宝太强大影响自己在南满的利益。最起劲的是德国人,参赞塞纳特*冯*赛博特恩不断地派人打听前线战况,还不断地到都督府来打听情况。

徐天宝很牛气把一份份捷报丢给塞纳特*冯*赛博特恩看,赛博特恩大喜,连忙命人向德国柏林发电报,向威廉二世汇报德国东方盟友获得的胜利。其中还富有赛博特恩手下一名副官的观战体会,那名副官写到:

今天下午,俄国人对中国人发动了出其不意的进攻,但是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在战斗过程中,中国人发扬了积极勇敢的精神,之用一个下午就击溃了比自己多一倍的俄国人。中国人步炮协同水平显然还生涩,还需要更多的实战来提高默契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的曲射炮(迫击炮)表现的十分抢眼,虽然对坚固的工事摧毁力度不大,但对于一般建筑物和暴露在外的人员等软目标的杀伤却十分有效。俄国人几乎所有的机枪阵地都毁于这种火力,由于此类火炮重量轻,移动方便,对于发射阵地几乎不用苛求,故在实战中运用非常方便,据说之前曾向参赞武官推荐过,个人建议我军也大量装备。另外,中国部队还普遍装备了一种类似中世纪头盔的钢盔。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它能减少士兵在炮火中的伤亡。不过,它的实战价值,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

布拉斯伊奇科夫就在莫名其妙中过了这一天,知道傍晚,少数逃脱的沙俄兵才闯进司令部,向布拉斯伊奇科夫报告莫里申克被俘虏的事情。

布拉斯伊奇科夫一瞪眼,喝道:“卫兵,把这几个间谍抓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