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35军事学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时,历史又为徐天宝送来了两个人才,一个是严复,一个是程璧光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辛亥革命之后一度担任北大校长,又在1912年年底辞职。

程璧光在徐天宝担任南洋宣慰使的时候就与徐天宝有了接触,辛亥革命的时候,程璧光正在古巴搞炮舰外交,后来又去参加了英王的加冕仪式,等他回到国禸 的时候,袁世凯已经任命刘冠雄当了海军总长。不知道是出于对袁世凯这道任命的不满,抑或本身就对袁世凯不信任,程璧光干脆辞职,赋闲在家。

徐天宝与蔡元培等人一起联名写信给严复和程璧光,言辞恳切,谓之中国有海不能无疆,有疆不能无防,现在要在葫芦岛建立海军学院,吸纳全国各地之海军院校旧部,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烟台海军学堂、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烟台海军学堂的学员教员,请两位一起共襄盛举。

会议上,有人提出为什么不请萨镇冰,徐天宝解释道:“萨镇冰的祖先是西域人se 目人,民族主义的启发不起作用,其祖先一贯效忠朝廷,是满族的爱卿。所以,武昌起义时,黎元洪多次规劝萨镇冰起义都无效。最后士兵要起义了,萨镇冰还是不愿意起义,只是自己跑掉了。之后,袁世凯要任命他做海军大臣,他也不到任,说明他还是心怀前清的。”(历史上,张勋复辟时邀请萨镇冰出山,他倒去了~~实在是囧)

后来,葫芦岛海军学院开班后,向全国招募教员学院,还有一个人也前来应聘,此人便是沈鸿烈,沈鸿烈是湖北天门人,历史上因为1929年,同江之役中率部重创苏联海军而声名大噪。1905年他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考取了日本海军学校,并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在黎元洪部下从军,曾在武昌起义中策动长江中的清朝舰只起义成功。后来收到当时海军中闽系势力排挤,愤而转投徐天宝。

除了招聘之外,徐天宝还制定了挖角计划,目标是陈绍宽和郑礼庆。

陈绍宽字厚甫,福建闽侯县人,光绪二十九年,陈绍宽考入福州格致书院。光绪三十一年赴上海,经萨镇冰介绍,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3年后毕业,到“通济”练习舰见习,辛亥革命到现在为止,一直任“镜清”练习舰上尉驾驶大副。

郑礼庆字韶笙,福建闽侯人。清末留学日本商船学校。1910年回国后服役于清海军长江舰队,任“建威”鱼雷快艇见习生,1911年10月17日离舰赴武昌参加反清起义。1912年9月8日任民国北京政府海军部军务司军事科科长。

海军学院之后是空军学院,飞机制造厂的地点设在热河赤峰,因为那里地广人稀,适合铺设机场跑道。同时,徐天宝也在东三省各地开始秘密修建机场。实际上,此时袁世正计划凯也建立南苑航空学院,为了抢在袁世凯之前成立航校,一边招揽到更多人才,徐天宝抢先一步,设立了航空学院,地点设在新民县。

航空学校的主要技术骨干有冯如、朱竹泉、朱兆槐等,主要延揽礼聘的专家有在英国留学的厉汝燕,在法国的留学秦国镛、鲍丙辰、潘世忠,还有在美国的朱卓文及谭根。还有就是广东人、马来西亚华侨、中国制造飞艇的第一人谢赞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