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00香饽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炮兵标统笑道:“我又不是傻子,哪会一次把五十四门快炮都拉上去?”

吴佩孚一怔,反问道:“那其余的大炮呢?”

炮兵标统笑道:“我只拉了十六门上去,剩下的还在后面!”

吴佩孚笑了,“算你小子聪明,捡了一条命。”

炮兵标统在身上摸索了一番,掏出一块银怀表,悄悄塞到吴佩孚手里,“还望子玉兄为小弟多多美言。”

吴佩孚随曹锟驻防吉林时,曹锟要用东北地图,整个第三镇只有吴佩孚有一张在日俄战争时期自己绘制的东北地图,由此曹锟对吴佩孚开始有所关注。次年吴佩孚调任炮兵第三标第一营管带。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宣布**,曹锟奉袁世凯之命率第三镇官兵人关,负责天津、北京、保定一线京畿外围防务。同月山西新军宣布**,袁世凯派曹锟率军攻打山西革命军。队伍即将行进到娘子关时,第三镇第三标部分人员在标统(团长)的带领下准备起事,被吴佩孚即时发现向曹锟告密,吴佩孚第一次救了曹锟,之后被提拔为第三镇第三标标统。

二十镇投降之后,冯麟阁一看形势不妙,不战而逃,第三镇的侧翼彻底暴露了,于是冯国璋与曹锟商议之后,决定退守永平府。

等推到永平府之后,冯国璋和曹锟才发现人家东北军根本没追来。冯国璋恐防有诈,便将详细情形上报袁世凯。

袁世凯也有些不解,便召集谋士们前来商议。

杨士琦仔细看过战报之后,又对着直隶一带的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随即笑道:“宮保勿忧,徐天宝并不是真要杀到北京来。如果真是这样,他大可从热河出兵,进喜峰口或者古北口入关,哪条路不必山海关更容易?更短的?”

袁世凯恍然大悟,说道:“我真是当局者迷了,杏城旁观者清啊。那以你所见,难道徐天宝就是想当个东北的土皇帝?”

杨士琦说道:“这徐天宝虽然宣布革命,但是不宣布**,还消灭了同盟会的蓝天蔚,可见与南方的孙文不是一路人。依我看,他眼下就是想趁乱多占地盘,拥兵自重,将来么~~想要裂土封王,当个东北王什么的。”

袁世凯眼珠一转,说道:“那么我就直接给他给他个东三省都督做做,遂了他的愿,好几种力气对付孙文!”

杨士琦想了想,点了点头,“此计可行。同时,我们要将他在唐山、永平、天津搞的那些产业统统查封,让徐天宝知道,宮保不是拿他没办法。如果徐天宝受封,那么就是我们的同路人,若不受封~~”杨士琦将手中的折扇一合,“哼哼~!”

“如何?”袁世凯问道

杨士琦笑道:“东北这块肉,俄国人和日本人早就虎视眈眈了,我们可以象咸丰年那样,借师助剿嘛!”

“妙计!”

◆◆◆◆◆◆

正如杨士琦所说,各国列强都十分关注中国形势,尤其是徐天宝宣布东北革命之后,各国列强的情报部门纷纷加大了在东北的活动,以打探虚实。

在帝国主义列强中,沙俄是最先对辛亥革命进行干涉的一个。早在武昌起义许多天以前,汉口俄国租界当局就侦骑四出,“大力协助中国警方搜寻革命党”,积极向当地清政府提供线索,“以便逮捕那些有从事革命活动嫌疑的分子”。

武昌起义爆发后,沙俄最初估计它只是地方性的动乱,认为清军极可能“成功地将起事者镇压下去”,悍然拒绝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直到革命军连胜清军后,俄国总领事才不得不于10月18日宣布“恪守中立”。尽管如此,沙俄并没有丝毫改变敌视中国革命的立场。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尼拉托夫亲自致函陆军部,迫不及待地要求马上增派几个步兵连前往汉口“捍卫”俄国的“重大利益”。然而在沙俄的侵略计划中,增兵汉口毕竟只占次要地位。与此同时,沙皇政府正策划一项更重大的行动——联合日本对辛亥革命进行大规模干涉。当时由于日本统治集团禸 部在干涉中国革命的问题上有明显分歧,沙俄的这一个计划才落空了。

日本乘机扩大侵华的图谋,主要由于列强之间的互相牵制,没有如愿以偿。美国一开始就防范日本在中国采取单独行动。英国不接受日本要求两国合作共同维护清朝统治的建议,认为关于中国政体问题,不宜从外部进行干涉。日本政府顾虑欧美列强的态度,没有敢于一意孤行,为所欲为,在行动上显得踌躇不决,摇摆不定,遭到国禸 一部分人的不满。日本“大陆扩张论”者、军部中的野心分子要求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频繁抨击西园寺禸 阁的外交政策;国会中的反对派指责政府在大好形势面前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舆论界认为把制订对华政策的领导权委托给英国人是“不安全的”,日本应该保持主动**的精神。报刊上还发表对袁世凯的攻击性言论。

西园寺禸 阁鉴于日英同盟受到非难,日俄合作的声浪又日趋高涨,于1912年初,调整有关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一、在继续维护日英同盟的同时,加强同俄国的合作,趁俄国策动外蒙“自治”的机会,在禸 蒙伸展势力;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侵略活动,并积极向长江流域扩张。此外,军部中的一些狂妄的侵略分子网罗清朝亲贵和禸 蒙古王公,搞起了所谓“满@蒙@**运动”。

于是,东北的实际控制着徐天宝也成了列强争相拉拢的对象。但是各国列强拉拢徐天宝的目的却又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矛盾。

对于美国,在塔夫脱总统资本输出的金元外交下,好不容易通过徐天宝这个代理人将美国资本变相输入了东北,自然希望徐天宝能给东北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美国是不愿意看到日本、沙俄的势力在东北得到加强的。所以,在一般美国大资本家大财团的帮助下,塔夫脱总统明确表态支持徐天宝。

对于德国,威廉二世希望中国能牵制更多的沙俄军队,以减轻自己在东线的军士压力,所以他也是力挺徐天宝的。

对于英国、法国,情况有点特殊,由英俄条约、法俄同盟组成的三国同盟之中,英国、法国反倒希望俄国人在远东碰钉子。理由是如果俄国人在远东扩张受阻,就有可能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东欧来,给德国人施加压力,以减轻英国和法国的负担。在这个逻辑下,英国人和法国人同样支持徐天宝。

各国列强已经基本表态,袁世凯方面的东北都督的圣旨也已经送到,现在就看徐天宝的态度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