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78国营农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袁世凯见到徐天宝,便站起身来,笑着迎了过来,“哎呀,振华老弟,当年我就知道,你绝非池中之物,你看,现在这官儿做的比我还大。”

徐天宝向袁世凯行礼,一脸诚恳地说道:“袁公说的哪里话?我若不是袁公提携,还只是一个斤斤计较,锱铢必计的商人。袁公这么说,可是折煞我啦~”

袁世凯哈哈一笑,说道:“那也得振华你有真才实学才行。来来来,我来为你引荐。”袁世凯手指段祺瑞,“这位是段祺瑞,小字芝泉,第四镇统制官。”段祺瑞身材消瘦,一脸严肃

“段兄,小弟有礼了。”徐天宝向段祺瑞行礼

段祺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出于礼貌,向徐天宝还礼。段祺瑞信佛吃素,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朴素,清廉如水,无积蓄房产,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喜用俬 人,刚愎自用,在军事上并无出se 战功和理论,有非凡的组织才能,善于利用政治手腕和军事手腕维护自己的统治。他自身品质高尚,爱国有心。但是军阀习气很重,倾心权术,迷信武力。

袁世凯又指着冯国璋说道:“这位是冯国璋,小字华甫,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军咨使。”冯国璋的身材比段祺瑞胖一些,还留着一撇胡子。

徐天宝向冯国璋行礼问好,说道:“冯总办的《东游纪程》,我有幸也拜读过,真是鸿篇巨著。另外,冯总办抄录整理的兵书也常备案头,以便随时阅读。”

《东游纪程》,1893年10月至1894年5月,随聂士成率武备学堂学生考察东三省边境地区,充任注说。同时协助聂士成编撰《东游纪程》,该书所记为逐日行程及沿途见闻,有关当地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贸易均有记载,尤详于兵要地理、地形地貌、驻军驻防、驿站道路等边疆地区情况。甲午战争后,冯国璋得聂士成保荐,以清朝驻日公使裕庚随员身份赴日。冯国璋在日本期间,为考察日本军事,结交了日本军界人士福岛安正、青木宣纯等人,并博览大批近代军事著作,取得了大量有关军事教练的资料,不舍昼夜,抄录和整理了几大本有关军事训练和近代军事科学发展的“兵书”,冯亦因此大长才干。

这一招正好挠到了冯国璋的痒痒肉,冯国璋露出了得意的笑,说道:“一点微末伎俩,不值一提。”说罢向徐天宝回礼

袁世凯又指着一个瘦长脸,左手没有无名指,额头左上部有一处一寸多长的伤口的人说道:“这位是王士珍小字聘卿。第七镇统制官江北提督。”

徐天宝一脸敬重,说道:“王提督为国杀敌,血洒疆场,让我们这些晚辈十分敬佩,请受徐天宝一拜。”说罢徐天宝一躬到底

王士珍淡淡一笑,说道:“保家卫国,乃是军人的天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论官职,徐天宝是在场之人中最大的,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反倒对袁世凯当年的栽培很是感激,这样,徐天宝一下子就赢得了包括袁世凯在禸 的所有人的好感。

这时,家仆来报,说道:“曹统制来贺。”

须臾,一个身穿军服的中年军官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一见袁世凯,便打千行礼,“曹锟给大人贺寿,祝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袁世凯哈哈一笑,上前扶起曹锟,说道:“仲珊,你来的正好。这位是奉天巡抚徐天宝徐大人。”

曹锟向徐天宝行礼道:“见过抚台大人。”

徐天宝也向曹锟还礼

袁世凯乐呵呵地问家仆,“客人都到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