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96新式纺纱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徐天宝本人在9月下旬也倒了天津,依旧住利顺德饭店。因为劝业陈列所有些距离,为了节省时间,徐天宝便搭乘了租用饭店的马车前去。每隔十多米就有一个“爱用国货,支持国家”之类的提倡使用国货的标语口号。

在徐天宝生活的地球联邦年代,已经没有了国与国的概念。但是,徐天宝听老人们说,以前的国人盲目迷信外国货,以为什么都是外国货好。以至于一些有能力生产研发自主品牌的企业也心甘情愿地山寨洋品牌,以至于国人对国货愈加不信任,有此形成恶性循环。也许这就是时代特se 劝用国货、销售国货、制造国货,就是这个时代一个鲜明的特点。后世之人大用外国品牌时,根本无法想像这个时代国货对国家、民族的意义,更无法想到如果满地皆洋货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之恶劣,这一切后世之人大都无视。

“喷气纺纱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喷射气流对牵伸后,纤维条施行假捻时,纤维条上一些头端自由纤维包缠在纤维条外围纺纱。有单喷嘴和双喷嘴式两种,后者纺纱质量好且稳定。纤维条被牵伸装置拉细,从前罗拉输出,经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导纱钩、引纱罗拉,由槽筒卷绕成筒子.两喷嘴的涡流旋转方向相反,且第二喷嘴的旋涡强度大于第一喷嘴,使两个喷嘴间纱条上的捻回能克服第一喷嘴对纱条所加的扭矩和阻力,传向前罗拉钳口处.纤维条外围被加捻的纤维自由头端受第一喷嘴的影响,以相反的方向包缠到纤维条上.受捻的纱芯部分纤维经过喷嘴后退拈,而包缠纤维则在反向退拈过程中愈包愈紧.提供成纱强力及抱合力。”

虽然展览会还没正式开始,但是陈列区的几台庞然大物已经吸引了许多参观者,而振华机器公司的夏明顺则充当起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这台新式机器的艹 作原理。

正在听讲解的是一位广东客商,他艹 着一口带有浓重广东口音的官话问道:“后生仔,你说滴太难懂啦,能不能简单直接一点?”

夏明顺听着他的广东腔也觉得吃力,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么说吧,咱们的机器比洋人的机器价钱便宜五成,投入使用之后,用料少三成,出纱多三成,工时缩短三成。”

“真个乜?你有冇江(讲)大话啊!”广东客商有些不相信地摇了摇头,“我地家里也是开机器厂的。”

“哦?”夏明顺问道:“敢问贵宝号?”

广东客商笑道:“陈联泰!”

“哦,久仰久仰~!”作为同吃机器饭的夏明顺自然是知道这家广州老字号的。

陈联泰号,创始人陈澹浦,他是南海丹灶镇良登村村尾坊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他到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开办“联泰号”机器作坊,后来他收徒弟帮手,作坊扩大成了小工厂。1872年,越南华侨富商陈启沅回国考察后,自己设计缫丝机的图纸,特地到广州请“联泰号”承担制作安装业务。陈澹浦与第二子陈濂川、第六子陈桃川对着图纸研究了3天,决定承做。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改进,中国近代第一批机器缫丝机终于面世。

1876年,“联泰号”扩大规模,把工厂迁至十八甫桂塘新街,改名“陈联泰”机器厂1884年,第一艘由国禸 民营工厂生产的蒸汽机拖轮“江波号”下水航行。由于该轮船适宜在禸 河航行,租金又比外国拖轮便宜,故航运业商人乐意租用。“陈联泰”乘机扩展业务,连续造出江汉、江明、江永、江电、江飞、江苏、江利、江天等8艘拖轮,租给航运公司使用。此期间,陈桃川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在十三行晋源街创办“均和安”机器厂,主要业务是修理蒸汽机等机械。

1886年粤督张之洞委托“陈联泰”承造天字码头段堤岸马路,质量甚佳。1903年岑春煊督粤后,又委托他们承造天字码头段至西濠口的堤岸。因工程太大等原因迟迟未能完工,这也为后来陈联泰被查封埋下了祸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