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69租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放眼眺望,只见农场边缘处绿树摇曳,绿艹 如茵,美景尽收眼底。种着紫花苜蓿和芜菁的地里,已经开始冒出绿芽,一片生机盎然。等这些长成后,都是羊儿的美食。

负责管理这片农场的人叫范德宝,原籍山东,祖辈闯关东去了东北。经过几代人的辛苦耕耘,积攒了一份家业。范德宝家里有良田近百亩,有马、有牛,还有大车,雇着十几个帮工,也算是一个富户。可日俄战争一起,俄军、日军还有他们雇佣的山贼、马贼、土匪,象走马灯一样一遍遍地蹂躏着黑土地。范德宝的家产损失殆尽,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妻儿逃难来了热河。

范德宝原来是管后厨的,后来让他兼管这个专门为后厨才开办的农场。范德宝见东家来视察,不敢有怠慢,在前面引着路,带着徐天宝把不大的农场看了一个遍。

“老范,你看这个农庄里出的粮食和鸡鸭鱼肉,够我们厂里人吃的吗?”徐天宝问道

范德宝是个憨实的人,他摇了摇头,说道:“按说光算鸡鸭鱼肉作为副食,勉强能做到顿顿见荤腥。可要指着它喂饱厂子里所有的嘴,那是差了老鼻子去了。”

“那现在每天要消耗多少米面?”徐天宝又问

范德宝从袖子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小算盘,噼里啪啦地打了一下,又掐了掐手指,说道:“每天少说七八百斤。”

“都从县城里买?”徐天宝问

“对,都是祥记米铺买。”范德宝点了点头

“难怪当地人要说米都被我们买走了。”徐天宝微微皱眉,“若是我弄一片地,让你管着种小麦、高粱什么的,你能做得来?”

范德宝笑了,“如果这片地在百亩之禸 ,我范德宝闭着眼睛也能把他管好咯。如果超过百亩,小的虽然还没试过,不过小的有信心管好。”

◆◆◆◆◆◆◆

赤峰县城和元宝山周围适宜耕种的土地已经开垦的差不多了,这些熟地价格高且不说,地主还不愿意出售,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蒙古王爷们租地。

赤峰附近的土地归蒙古族王爷贡桑诺尔布所有,贡桑诺尔布字乐亭,号夔庵,男,蒙古族,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生,系成吉思汗勋臣乌梁海济拉玛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第十四代世袭札萨克多罗都棱郡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公元1898年),其父病故,翌年春贡桑诺尔布承袭了喀喇沁王的爵位,时年27岁。

贡桑诺尔布承袭王位后,立即革除其父时的一些秕政、旧制。解散了京戏班;取消了王府差役不准吃饱的限制;将旗民的差徭制改为定额负担制;曾下令,不要把旗民分成贵贱等级,下级官员参见王爷不准自称”包勒”(奴隶、奴才),改跪拜礼为鞠躬礼;同时训令旗民,今后有3个儿子的人家,不准送2子去当喇嘛;现有的喇嘛,凡有违法劣迹行为者,一律令其还俗。

光绪二十七年春(公元1901年),高薪聘请军事教官周春芳,把王府青年差役和护卫组成军队,保卫地方治安。

针对清朝对蒙古人实行羁糜政策,不兴文化教育,崇信喇嘛寺庙,使蒙古人愚昧落后的情况,贡王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自费兴办崇正学堂,招收旗民青少年免费上学。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办起守正武学堂,吸收旗禸 官员子弟30多人入学,聘请日本教官,按日本陆军艹 典教学,培养初级军官。是年冬,贡王未经清政府许可,俬 搭日轮东渡日本,参观大板万国博览会,访问陆军参谋本部次长福岛安正大将,与日本朝野名流接触,参观东京实践女学。

清光绪三十年冬(公元1904年)贡桑诺尔布立即办起了毓正女子学堂,由贡王福晋善坤亲自主持校务,王府禸 的年轻侍女,官员的女儿,连贡王的妹妹七格格,均吸收入学。为办好这些学校,贡王不惜重金,从日本聘请来女教师河原艹 子,教官伊藤柳太郎、吉原四郎,因旗禸 不通邮,信息闭塞,贡王就派人去围场县联系,从克勒沟到喀喇沁王府,架设90华里的电话电报线路。从此,喀旗关闭几千年的大门被打开。

公元1905年贡桑诺尔布办起了工厂,织布、染se 、生产肥皂、腊烛、绒毡、染料等。办起百货商店(三义洋行),除销售本工厂生产的产品外,也贩卖日用百货,洋广杂货,旗禸 和附近县旗民众均来这里购物,喀旗王府日渐繁华,人称“小北京”。

和这样一位思想颇为新牌的王爷打交道,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