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7乘火打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从石田茂三第一次发现可以带在手腕上的机械手表以后,当时出于职业的本能和商业敏感,石田茂三一口气定下了100块皮质腕带的手表和100块金属表带一送回日本本土出售,不到三天功夫手表就一卖而空。

虽然手表的初次试水给石田茂三带来的庞大的利润,但是同样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三井物产华北分社的输入到中国的商品的利润,远远不够用来采购这种新式的手表,如果要继续这样的贸易,那么三井物产最终就只能是被迫从国禸 调动资金用来补偿不足,这显然不能被商社中的一部分“爱国人士”所接受,

不过,现在的石田茂三倒是心情大爽,因为生产这种手表的振华机器公司的老板徐天宝此刻有求于自己,自己正好乘机压压他的价格。

“石田先生,这事还希望贵社多多帮助啊!”田魁其实是不屑和日本人大叫道的,但是此刻不得不忍耐一下

“田先生,我们商社只是偶尔有一支两支手枪的买卖,而且考虑到贵国正处于武器禁运中,请恕我无能为力。”石田茂三不温不火地微微鞠躬。从他们要枪要的那么急,石田茂三相信他们要这批枪一定有用,否则绝对不会这么急切,自己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为商社谋求更大的利益。

石田茂三话锋一转,笑道:“当然,在商言商,如果徐先生能够拿出足够的条件,我可以发电报劝说华北分社从其它分社想想办法。当然,前提是我必须要有足够的条件来说动分社社长,否则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这个日本鬼子,他娘的就是在趁火打劫的混蛋。”徐天宝在心里暗骂

徐天宝耐着性子问道:“石田先生,那么什么样子的条件才可以说服其他分社的经理呢?”

“贵公司手表的在朝鲜和日本的全权代理,永久的。”石田茂三笑着说道

徐天宝点了点头,说道:“石田先生,你的条件太过苛刻。但是我不得不答应~~~不知道贵商社能在几天禸 把我们需要枪械运来。”

虽然对方的妥协早已经自己的意料之中,但是石田茂三还是伪装了一下。“徐先生,请你放心,我们日本商人是最注重信誉的,只要现在你们一签定合同,我早已经准备好了一批,我这里的存货徐先生你可以马上取走。如果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再从商社以最快的速度调一批过来,不会超过四天。你看如何?”

“签合同吧!这批军火我急着要!”徐天宝嘴里说的痛快,心理却把石田茂三这个鬼子的女性亲属全部问候了一遍。虽然明知道这个石田茂三是在敲榨自己,但是却暂时没有任何办法,看着眼前的石田茂三这副洋洋得意的表情,徐天宝心里的恶感更甚。

“他娘的小日本鬼子,我们这么被他娘的给讹了!”

“请吧,徐先生,带上你的人去仓库吧~!”石田茂三笑容可掬地领着徐天宝和田魁来到仓库面前,唰地拿出一张合同附件:

三十式步枪,带刺刀、刀鞘全,四百杆,配同用子弹带及子弹四十万粒。

法式哈奇开斯机枪,配同用器具箱甲种两个,五架,同用子弹带保弹板六十万粒。

结果三井物产的仓库里步枪绰绰有余,但是机关枪却只有两架。

石田茂三看了看堆在墙角的步枪,灵机一动,说道:“徐先生,如果你不介意地话,我可以用二十杆步枪抵一架机关枪,可以吗?”

坑爹呢?

徐天宝很坚决地摇了摇头,“二十支步枪的火力就能和机关枪一样么?而且二十支步枪的价格也抵不上一架机关枪。我可以等,但是你得按你保证的,三天之禸 按期交货~~”

石田茂三不大但深邃的三角眼微微转了转,答道:“好吧!”

手里有了四百杆步枪和两架机关枪之后,徐天宝和田魁都觉得底气足了许多。田魁把枪支、子弹拉回到义和炭场之后,立刻替换掉了护矿队手里的曼利夏。

徐天宝看着拿到新枪之后欢天喜地的人,心里却还觉得好像缺了什么。绕着庄园转了一圈之后,徐天宝找到了马福成。“马工,你在奉天机器局干过,那么你会造手榴弹吗?”

“就是那种铁壳,在这种铁壳里头装上**,然后装上空心木柄,木柄里头装有拉火管~~”马福成反问道

手榴弹的历史悠久,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当时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门训练使用这种弹药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曾一度受到冷遇。1904年日俄战争中,手榴弹又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战壕的兴起,手榴弹再次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就是这种东西。”徐天宝点头

“会~但是我的小徒弟胡之春不在,我一个人做不来啊~~!”马福成说道

“那你把工人们都聚集起来,一起合计合计,做的出来,大家都有赏~~”徐天宝许下重赏

义和炭场的庄园里,六百多人没日没夜的拼命挖地基,才算是把围墙地基给弄好,要是用挖掘机估计早都弄好了。

看着挥汗如雨的工人们,工人的把头之一老乔找到田魁诉苦,“东家,不是俺老乔唠叨,东家对大伙那是没得说的,大伙给东家干活也是拼命干,没一个妥懒打滑的,但大伙真的没法再快了,光这地基就挖了两天两夜,再起一丈多高、一尺多厚的围墙,这可不是几天功夫能弄好的。”盖墙头容易,可是搁不住量多,这几里地的墙头,不是几天功夫就能盖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