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190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08钱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转眼时间就到了1903年的10月,夏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了,天气清爽了许多。被酷暑憋坏了的人们又开始活跃起来,天桥下的卖艺人卖力地表扬着把戏,只为养家糊口。一些纨绔子弟们依旧托着鸟笼,“霸气外露”地自称着“爷”,挺胸叠肚地游走在青楼楚馆,茶寮酒肆之间。

除了纨绔子弟,天津还有一道别样的景致,那就是中国最早的巡警。《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在天津不得驻军,然而,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中**队如不能在天津驻守,西方列强随时可以兵临北京城下,要挟清政府,这是清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同时,清政府满朝文武官员也没有一个人敢于不带一兵一卒,前去接收八国联军满街横冲直撞的天津市。这样,八国联军陆续撤出后,中国如何接收天津地区成为历史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曾训练新军的袁世凯、徐世昌等人想出了以西式警察接收天津的法子。于是,袁世凯从自己的军队中选拔3000名士兵,进行短期的警察训练,使之熟谙警察的职能,然后脱下军装,换上警察制服,称之为“中国警察”。接收时,袁世凯命令地方官员率领这3000名警察长驱直入驻守天津,一方面维持社会治安,一方面实行军事戒备。史载当时八国联军也哑口无言,因为袁世凯派来的不是军队,而是维持治安的中国警察,这和《条约》的条款毫无冲突之处。而在这关键时刻的具体负责人、执行者便是曾就读美国高校的第三批留美幼童出身的曹嘉祥,由他出任天津巡警总局首任总办(后天津巡警总局改为天津南段巡警总局)。不过这位天津第一任“警察局长”在任上仅呆了八个半月,就因贪腐问题被百姓轰下了台,成为中国第一位因贪腐被撤职下台的“警察局长”。

巡警总局的设立和运行,使得天津的治安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让刚刚经历战争创伤的天津民众,从动荡紊乱之中逐渐平复过来,巡警确实起到了旧式保甲、团练无法起到的作用。

1905年,巡警制作为成功经验,全盘移植北京———几千名天津警察直接开入北京执法。1906年,朝廷准许在“奉直两省”试行地方自治,袁世凯立即成立了天津自治局。自治局一面编印《立宪纲要》等书,派员到天津城乡各区宣讲自治要义,一面由州县派人来局学习,四个月毕业,再从中选拔人员到日本学习,也是四个月。1903年7月,天津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地方选举,选出了十名议员组成的天津县议事会。清末立宪运动就此从宣传鼓吹之阶段进入执行定制之阶段。

这一切让天津成为中国政治试验的特区。与之相应,中国最早的华资日报《大公报》亦出自天津,与《申报》并称南北两大报业重镇。袁世凯之于天津,正如张之洞之于武汉,都是一手将一座重镇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如果你身在辛亥那年,一边是激情迸发矢志革命、却毫无治国经验的孙文一党,一边是老谋深算、拥有天津政绩的袁世凯集团,你会倾向哪一边?

在天津紫竹林怡和洋行大楼前,一辆欧式马车缓缓地停了下来。前一辆马车的车门打开,两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壮汉首先跳下了车。他们里穿白se 衬衫,系着黑se 领带,外罩一件黑se 的风衣,高挺的鼻梁上架着衣服圆镜片墨汁眼镜,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一个箱子,神se 严肃冷峻,一丝不苟。最后,一个同样一身西服,手里拄着一支文明棍的年轻人从车厢里出来。他抬头看了看上方怡和洋行的招牌,轻轻整了整西服,又低头看了看可以当镜子照的皮鞋,一切都很满意。

“在这儿等着!”一个壮汉递给车夫一张怡和洋行发行的五两面额的银元票

车夫欣然接受,并对年轻人脱帽行礼

洋行门口的中国侍者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那年轻人才踏上第一级台阶,侍者便笑着迎了上来

“欢迎光临怡和洋行。”

进入洋行的大厅,两个壮汉站在年轻人的左右,象众星捧月一样将他保护起来。这气场,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个洋员走了过来,礼貌地英语问道:“尊敬的先生,我能为你效劳吗?”

年轻人低下头,让墨镜微微下滑,用上翻的眼珠望了望他,用英语答道:“三天后我要去趟柏林,所以请你帮我把这些换成马克。”

话音未落,站在他右前方的壮汉提起手里的皮箱,打开给那洋员看,里面是满满一箱怡和洋行发行的钞票。

“请您稍等!”洋员将年轻人引领到大厅一侧的沙龙禸 坐下,立刻有一个缠着头巾的印度人为年轻人倒茶。那洋员则开始吩咐柜台人员清点那一整箱的钞票

片刻之后,数字清点出来了

洋员问道:“一共是十万,对吗?先生。”

“对。”年轻人答道

“请您再稍等片刻。”洋员礼貌地微微欠身

“稍等?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取下墨镜,掏出一块真丝的手绢擦了擦镜片,然后斜眼看着那洋员

洋员稍微有些紧张,不过依旧礼貌地说道:“也许对于您这样的富翁来说,十万马克只是一笔小钱。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管多少金额,对钞票进行必要的甄别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