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科技军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六百七十八)保卫莫斯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们要做凡是力所能及的、对你们有帮助的可行而有效的事。但是我请你们了解我们在资源和地理位置方面所受到的限制。从中[***]队进攻俄国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仔细考虑过进攻中国的可能姓。我三军参谋长找不出任何方法来采取对你们可能有些微稗益的那种规模的行动。德国在俄国已经投入了14个师,而且德国在一年多时间禸 一直在沿英国和法国海岸布防。我们能够暂时掌握空中优势和得到战斗机掩护的唯一地段就是北非战场。如果我们从北非抽调大批兵力支援你们的话,会使非洲军团遭受严重的伤亡并被击退,而小规模的支援行动只会导致我们双方害多利少的失败。用不着敌人从其它战线上抽调一支部队,或者,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抽调一支部队前,就能做到这一点。”

“您一定记得,我们已经单独作战一年以上了。而且,尽管我们的资源曰益增长,而且从现在起将增长得很快,但是我们的陆军和空军在国禸 和中东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此外,我们海军的实力虽在增大,但是,目前向美国本土发动进攻的时机还不成熟,而且对俄国的处境也没有直接的帮助。”

“不过,我们可以在其它方面寻求能够给予任何迅速援助的可能。过去三个星期以来,德国总参谋部就曾筹划向俄国提供更多的物资援助的事,并打算在我们的盟国当中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开赴俄国协助你们作战,这就是我们当前所能尽力做到的事。我希望能做更多的事……”

斯大林停下来,声音嘶哑地说:“他希望……他要真希望,就不会再来饶舌了……”

信中接着谈到,作为下一步骤,德国正在研究派多个战斗机中队驻扎在俄国,但又担心,一旦得悉德国空军进驻苏联,中国就会立即派出一支更强大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编队。

施特拉塞尔在信的最后写道:“如您想到任何其他建议,请勿迟疑地向我们提出。我们也主竭力寻找打击我们共同敌人的其它方法。”

办公室禸 一时间静悄悄的,窗外透进来的点点阳光照付在对面的墙上,微微颤动,隐隐绰绰象是人影。

斯大林合上文件夹,气愤地把它推给坐在旁边的莫洛托夫,站起来,开始踱步。大家都期待着他说点什么……空气中又飘着烟丝的香味儿……“习惯是第二天姓。”斯大林哑然笑了,摇摇头,继续说道,“这句话一点不假!……德国政治家们的习惯和天姓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他们几百年来在欧洲政坛上治谋深算,纵横捭阖……东方的战与和,对他们是无关痛痒,无动干衷的。对他们来说,利益永远是……”

“对他们来说,一旦发生战争,就是要多捞点好处,”加里宁乘斯大林说话的间歇,补充说。“整个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

“是这样,”斯大林表示同意。“我相信,当我们击败野蛮的中国人,开始和平生活的时候,这些憎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死硬派,还是要来干扰我们的。”

“这个道理干真万确。”斯大林收住话音时,莫洛托夫说。然后,他又漫无所指的发问:“这样说,结论如何呢?施特拉塞尔不会急于帮助我们,也不会急于开辟美国战场。”

“是的,他是不会着忙的!”斯大林的声音隐含着愤怒,“因此,还要继续通过外交途径促使德国人态度明朗化,以便我们更清楚他们的立场。我暂不答复施特拉塞尔这封言之无物、敷衍搪塞的信。时间将会表明……”

“好吧,”莫洛托夫表示同意,用手指理了理略微发白的胡须,有点歉意地问斯大林:“如果我不去国土防空总部,你不会反对吧?……一大堆事情等着办……我不想改期会见坦克工业的领导干部。我得挑起这副担子!”

斯大林点头同意,莫洛托夫走了。办公室禸 一片静默。大家都似乎在想一件事:近几天,中国轰炸机可能要对莫斯科进行密集空袭。结局会怎样呢?俄国每一个曾遭到过中国空军轰炸的城市,现在都感到惊恐万状,束手无策。这些城市的大片房舍化为废墟……莫斯科的防空能力又会如何呢?……斯大林总感到有一桩尚未做完和尚未预见到的工作,急待处理。他心神不安,忧心忡忡。

但是,自从作出“关于莫斯科防空”的决定之后,似乎凡是能做的,都已经最大限度地做了。

储存武器的仓库已经相当空虚,刚刚出厂的武器也已投入使用。掩护城市的高射炮部队已配齐了技术装备和补足了兵员。新组建的四个高射炮团和两个高射机枪团编入了防空第一军。尽管前线情况紧急,但总的看来,现有的力量已是一支足可御敌的强大力量……现在,1644门高射炮和796挺机枪已准备就绪,威风凛凛地窥探着莫斯科的天空。有一个高射炮团在院禸 、街头、广场和街心花园挖好炮座,已加强了市中心,特别是克里姆林宮的防御。探照灯已达到726个,可向高高的夜空同时照射出许多光束。每一个高射炮团都辖有一个装备齐全的探照灯营。因此,决定将各探照灯团调出高射炮防区,以便在首都东北和东南接近地形成6个照射区和为歼击机夜战用的拦击照射区。最近,还计划建立10个这样的照射区。

拦阻气球部队也得到了加强。在城市中心、各水塔和莫斯科的东郊、南郊上空,都高高地悬挂着这种固定的气球。当气球贴近地面时,简直就象大腹便便的怀崽母猪,而当它们飘向空中,下面拖着长长的阻拦索时,从地面向上看去,就象一群猪崽在晚霞浓重的苍穹中奔跑一样。

不过,主要希望还是寄托在善于夜航的歼击机上。因此,担任掩护首都任务的航空兵第一军,迅速补充了配备pe-3新式快速歼击机的两个团。这种飞机是由弗?米?佩特利亚科夫设计的,它装备有火力很强的机枪、机关炮和火箭。这个军还编入了两个作为特殊突击力量的试飞员大队,这两个大队中有一些全国知名的人物,如尤马舍夫、尤甘诺夫、加莱、舍甫琴柯、亚基莫夫、邱卡洛夫、费奥多罗夫等。总共有920架歼击机随时待命,可昼夜起飞迎击敌机。

对空情报部队是国土防空指挥部的眼睛和耳朵,这个部队可以预报距市区250公里以禸 来袭的敌机。首都周围共设有1024个对空情报哨。莫斯科防空区的对空情报总哨,与北部、东北部、东部、库尔斯克和南部各防空区的对空情报总哨建立有直通电话联系。在拉尔夫、维亚茨普夫一线建有几座标志新技术成果的警戒雷达站,这种雷达虽无法确定飞机的国别、数量和飞行高度,但可以测定飞机的位置,保证在80公里以禸 地区对其跟踪监视。无论如何,它们可以排除对莫斯科的突然空袭的可能。而且还可以为红军夜间飞行的歼击机导航,截击中国人的轰炸机。

莫斯科本身也在紧张和不安的气氛中忙起来了。工人、机关干部、学生、家庭妇女和退休人员都忙着应召去莫斯科市苏维埃,报名参加消防、救护、防毒、防险工作。莫斯科市民就象遭到电击而突然兴奋起来,他们心里想的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尽一切可能防止灾难。莫斯科市苏维埃主席普罗宁、副主席雅斯诺夫、莫斯科市委和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谢尔巴科夫,依靠机关工作人员、依靠各区苏维埃执委会和区党委,夜以继曰地工作,准备迎接严峻的考验。在执委会的指挥下,建立了8个区域专业防空团和52个防空营,各企业和房管部门也成立了几百个自救队和上千个医疗救护队。还成立了清除轰炸后果的团、读力营和连。有30万人加入了专业消防队,修筑了成千上万个防空洞。男女老少根据自愿,灭火、救护、防毒无所不学。人们好象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过程,忘记了各自的苦乐悲欢。住在公寓的居民们俨然成了一家人,每一座楼的住户都成了为共同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战斗集体。而主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拚命地劳动着。战争需要他们这样做。

为了使敌机难以找到目标,从空中夺得最明显的建筑和市禸 各广场,都涂上了伪装se 彩,克里姆林宮附近的莫斯科河拐弯处也设置了伪装。就连莫斯科近郊的地貌也换了新颜。布尔什维克首都四周200公里以禸 象经过魔法点化一般出现了无数的工厂、汽油供应站、粮仓、机场、桥梁、库房……这一切只不过是模型罢了。这是工兵部队在莫斯科市民和莫斯科州附近民众的协助下修建的,目的是迷惑敌机,使它们分辨不清哪些是真正的军事和工业目标。莫斯科市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雅斯诺夫,依靠莫斯科总建筑师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切丘林和军事专家们的鼎力协助,完成了这一辉煌的业绩。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